閱讀經文
- 到了早晨,眾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大家商議要治死耶穌,
- 就把他捆綁,解去,交給巡撫彼拉多。
- 這時候,賣耶穌的猶大看見耶穌已經定了罪,就後悔,把那三十塊錢拿回來給祭司長和長老,說:
-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們說:那與我們有什麼相干?你自己承當吧!
- 猶大就把那銀錢丟在殿裡,出去吊死了。
- 祭司長拾起銀錢來,說:這是血價,不可放在庫裡。
- 他們商議,就用那銀錢買了窰戶的一塊田,為要埋葬外鄉人。
- 所以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做血田。
- 這就應驗了先知耶利米的話,說:他們用那三十塊錢,就是被估定之人的價錢,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
- 買了窰戶的一塊田;這是照著主所吩咐我的。
進階閱讀
我賣了無辜之人的血
在耶路撒冷,被推測是當年該亞法的住宅之上,現在蓋有一間雞鳴堂,其中有地穴,說明耶穌可能曾被關在地穴之中,到早晨才被押去彼拉多處。地穴上有血跡的人形,當然不能說這就是耶穌的人形,卻可揣摩當一個犯人被關於此,所受到的待遇。
雞鳴堂用來記念彼得不認主,與主受審的經過。其中的壁飾與石雕引人深思。
然而出了雞鳴堂不遠的另一處,則更引人低迴。這個地方就是血田。出了雞鳴堂,可到一處看往橄欖山方向的平台,平台遠望橄欖山,但就近一低頭,就會看到不遠處的一塊,以石牆圍起來,不規則的土地,那就是血田,是用猶大反悔之後,丟回給祭司長的三十塊錢買的,用來作埋葬外鄉人之用。馬太福音說,那塊田直到今日還叫作血田。當然這是指馬太的時代。
但當我們目睹雞鳴堂側的血田時,我們所關注的不是地點的詳實與否,而是在思想彼得與猶大不同的結局。彼得回頭了,而猶大吊死了。彼得成為早期教會的柱石,猶大被人得了他的職分(徒一20)。
這之間的差異在哪裏呢?保羅在哥林多後書挽回跌倒的弟兄時說:「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 (林後七10)
的確,彼得是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懊悔,其中包括後來保羅所說的「殷勤、自訴、自恨、恐懼、想念、熱心、責罰」,這是表明熱切想要回頭的一顆心,也如大衛當年悔罪一樣熱切。
而猶大是依著世俗的憂愁生出後悔來,看自己的失敗超過神的恩典,就生出叫人死的後悔出來。
默想
親愛的主,我知道我跌倒時,任何人的愛也不能代替你的愛,我必須親自遇見你自己。幫助我回轉過來,仰望你的恩典,再次站立起來。
回應
1.我看自己的失敗呢,或看主的慈愛?
2.我若跌倒,願意主更新我對他的愛,而再站立起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