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視圖
閱讀經文
- 以色列的眾子,各帶家眷,和雅各一同來到埃及。他們的名字記在下面。
- 有流便、西緬、利未、猶大、
- 以薩迦、西布倫、便雅憫、
- 但、拿弗他利、迦得、亞設。
- 凡從雅各而生的,共有七十人。約瑟已經在埃及。
- 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
- 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
- 有不認識約瑟的新王起來,治理埃及,
- 對他的百姓說:看哪,這以色列民比我們還多,又比我們強盛。
- 來吧,我們不如用巧計待他們,恐怕他們多起來,日後若遇什麼爭戰的事,就連合我們的仇敵攻擊我們,離開這地去了。
- 於是埃及人派督工的轄制他們,加重擔苦害他們。他們為法老建造兩座積貨城,就是比東和蘭塞。
- 只是越發苦害他們,他們越發多起來,越發蔓延;埃及人就因以色列人愁煩。
- 埃及人嚴嚴地使以色列人做工,
- 使他們因做苦工覺得命苦;無論是和泥,是做磚,是做田間各樣的工,在一切的工上都嚴嚴地待他們。
進階閱讀
出埃及記的中心信息是救贖,乃接著創世記說到亞伯拉罕的子孫,從埃及為奴之地被救贖出來的事蹟。神在他們當中訓練祂所揀選的這家這族,成為一個國,組織他們成為一個團體,實現神對全世界的計劃。 第1〜5節是銜接創世記末數章的事,6節「約瑟和他的弟兄,並那一代的人都死了」,然而神的計劃卻持續進行著,7節「以色列人生養眾多,並且繁茂,極其強盛,滿了那地」,死亡斷無法影響永生神的計劃,神命定那指定的日子,使用仇敵作為工具,來實現祂的旨意。在我們靈命的成長中,常會面臨類似死亡的絕境,但如同保羅說的「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7〜9)。感謝神,「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林後四11)。 8〜14節不認識約瑟的王興起了,他不認識約瑟所敬拜的神和神的救贖計劃,妄用自己的智慧、計劃與籌算來抵擋耶和華,成了撒但利用的器具,雖然在這期間,以色列人受欺壓,法老的憤怒,督工的嚴厲,許多痛苦難當的擔子,沈重吃力的工作,難堪的奴役、灰泥和磚塊,可是背後卻隱藏著神永遠的計劃,以色列人只有應用信心,才能面對環境,得著救贖。「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就是這個信心帶領我們經歷屬神的能力,並且越過一切地上的事,進入屬天的祝福。 |
![]()
|
閱讀經文
- 有希伯來的兩個收生婆,一名施弗拉,一名普阿;埃及王對他們說:
- 你們為希伯來婦人收生,看他們臨盆的時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殺了;若是女孩,就留他存活。
- 但是收生婆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竟存留男孩的性命。
- 埃及王召了收生婆來,說:你們為什麼做這事,存留男孩的性命呢?
- 收生婆對法老說:因為希伯來婦人與埃及婦人不同;希伯來婦人本是健壯的【原文作活潑的】,收生婆還沒有到,他們已經生產了。
- 神厚待收生婆。以色列人多起來,極其強盛。
- 收生婆因為敬畏神,神便叫他們成立家室。
- 法老吩咐他的眾民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們都要丟在河裡;一切的女孩,你們要存留他的性命。
進階閱讀
今天這段經文提到三個人物,一個是下令殺希伯來男嬰的法老王,另兩位是敬畏神的婦人──施弗拉和普阿。 很奇妙的,抵擋神的法老王聖經並沒有把他的名字記載下來,但這兩位婦人的姓名,聖經中卻明明的記載。她們出現的篇幅不長,也不是什麼大人物,只因為敬畏神,神便為他們建立家室。「因為尊重我的,我必重看他,藐視我的,他必被輕視。」(撒上二30)由撒下七11,王上二24知建立家室是神特別的賜福。 這是一個明顯的對比,法老王在世上享尊貴、榮耀,有權柄又有名聲,但因他選擇與神敵對、心存驕傲、剛愎自用,就這樣經歷長子被擊殺,埃及全境也因他而遭遇十災,一生過完也就結束了。後代的人,只知道有這麼一個埃及王,但他是誰沒人去追想,只知道他想用己力與全能者對抗,至終破敗一生;相對的,兩個沒沒無聞,有可能是不能生育不蒙福的兩婦人(按當時接生婦常由不生育之女人擔任),只因為選擇敬畏神,不照埃及王的吩咐行,神就厚待了她們,叫她們成立家庭,名字也被記載在聖經上,使後世的人能以她們為榜樣。 這使我們想起耶穌曾說「不要因鬼服了你們就歡喜,要因你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路十20)很多時候,我們會因事奉的果效而歡喜,甚至因得著屬靈權柄和恩賜,使鬼服了我們,使病得醫治,事奉滿有能力、恩膏,名聲也大起來而歡喜,但主說要因我們的名記錄在天上歡喜,因前面那一切都會過去,無法帶入永,唯有我們的名記在生命冊上,在永有份才值得歡喜。 同時代的兩種人,收生婆敬畏神的態度,實在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而法老王的行為,也可以成為眾人的警惕。親愛的同工,可能我們如同這兩位婦人一般,在世無可誇的身世,但我們不學法老王驕傲自大,乃要學習敬畏耶和華,神必將永的榮耀、祝福向我們傾倒。重要的是內心誠實、存敬畏耶和華的心;這和外在世界所擁有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願我們常謹記這點,在一切的境況下事奉祂,敬畏祂,尊祂為大。 |
![]()
|
閱讀經文
-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
- 那女人懷孕,生一個兒子,見他俊美,就藏了他三個月,
- 後來不能再藏,就取了一個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將孩子放在裡頭,把箱子擱在河邊的蘆荻中。
- 孩子的姊姊遠遠站著,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
- 法老的女兒來到河邊洗澡,他的使女們在河邊行走。他看見箱子在蘆荻中,就打發一個婢女拿來。
- 他打開箱子,看見那孩子。孩子哭了,他就可憐他,說:這是希伯來人的一個孩子。
- 孩子的姊姊對法老的女兒說:我去在希伯來婦人中叫一個奶媽來,為你奶這孩子,可以不可以?
- 法老的女兒說: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親來。
- 法老的女兒對他說:你把這孩子抱去,為我奶他,我必給你工價。婦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
- 孩子漸長,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裡,就作了他的兒子。他給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說:因我把他從水裡拉出來。
- 後來,摩西長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裡,看他們的重擔,見一個埃及人打希伯來人的一個弟兄。
- 他左右觀看,見沒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裡。
- 第二天他出去,見有兩個希伯來人爭鬥,就對那欺負人的說:你為什麼打你同族的人呢?
- 那人說: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難道你要殺我,像殺那埃及人嗎?摩西便懼怕,說: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
- 法老聽見這事,就想殺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 一日,他在井旁坐下。米甸的祭司有七個女兒;他們來打水,打滿了槽,要飲父親的群羊。
- 有牧羊的人來,把他們趕走了,摩西卻起來幫助他們,又飲了他們的群羊。
- 他們來到父親流珥那裡;他說:今日你們為何來得這麼快呢?
- 他們說:有一個埃及人救我們脫離牧羊人的手,並且為我們打水飲了群羊。
- 他對女兒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你們為什麼撇下他呢?你們去請他來吃飯。
- 摩西甘心和那人同住;那人把他的女兒西坡拉給摩西為妻。
- 西坡拉生了一個兒子,摩西給他起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
進階閱讀
信心的行動
出埃及記中心的人物是摩西,他是神所揀選的僕人,為要成就神的旨意。摩西之所以合乎神用,希伯來書告訴我們,是因著他有信心(參來十一24〜28),摩西之所以有信心,也因他的父母有信心(來十一23)。
有一件奇妙的事,當撒但藉法老王要消滅以色列人時,神卻利用婦人對孩子憐憫的心,破壞他的計劃。收生婆,摩西的母親約基別(出六20),摩西的姊姊米利暗,最後還用了法老的女兒,作為祂行事的工具,法老永遠也不會想到,他那位行事周全的神用智慧勝過了他。不單如此,孩子最後還被送回到他母親那,接受乳養和教導,而一切的開支費用都取之於法老王的家。更重要的是,在摩西學習埃及人的一切學問之前(徒七22),這位有信心的利未女子─摩西的母親能將以色列人的歷史,對真神的信仰及神與他們的立約、應許,完全曉諭他。何等奇妙的神,祂的智慧實在是奇哉、妙哉。
過信心的生活,就是在看得見的環境中,仍然仰望那不能看見的神,在身處實際的景況中,仍然相信神的話。希伯來書十一23說到摩西的父母因著信,並不怕王命,而摩西也必在父母信心的教導下,得以有信心作出許多的行動(來十一24〜28)。
摩西在埃及所學的,雖與他一生工作有莫大關係,但尚未經過十字架對付前,還不能被主使用。當時他憑血氣靠己力救人,反成了殺人犯,此時神無法使用一個沒有預備好的器皿。神先修剪,除去他頭的渣滓、不義、自大、急燥等,用四十年牧羊的生活來造就訓練他,等到他覺得自己一無所能、一無所有、一無所誇時,神才差遣使用他。哦!神的用心何等良苦,在我們自以為有用時,神卻無法用我們,只有存心謙卑,在祂面前知道自己毫無所能時,才是神要用我們的時候。摩西在曠野中認識了自己,也認識了全能的神。這也提醒我們一件事,當神呼召我們為祂所用時,許多人馬上用自己的想法、行動為主大發熱心,以為神就是要這樣用我,但常常神是先呼召,然後開始裝備、造就、訓練到一個時候,神才能真正的使用,而這段等候受訓的日子是不可少的。
閱讀經文
- 過了多年,埃及王死了。以色列人因做苦工,就歎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神。
- 神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
- 神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 摩西牧養他岳父米甸祭司葉忒羅的羊群;一日領羊群往野外去,到了神的山,就是何烈山。
- 耶和華的使者從荊棘裡火焰中向摩西顯現。摩西觀看,不料,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
- 摩西說:我要過去看這大異象,這荊棘為何沒有燒壞呢?
- 耶和華神見他過去要看,就從荊棘裡呼叫說:摩西!摩西!他說:我在這裡。
- 神說:不要近前來。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
- 又說:我是你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摩西蒙上臉,因為怕看神。
進階閱讀
神看顧
摩西四十歲時,離開王宮的一切尊貴和顯赫,在曠野過四十年卑微的生活。神滿有恩典和智慧,並信實地帶領祂親愛的僕人,從人的思想和眼光中分別出來。摩西需要這種學習,我們每一個神的兒女也都需要,無一倖免,因為沒有與神的密室相交、鍛鍊和管教,人一切的智慧學問,無論它們本身價值多高,都不能成就關乎神國的事。
24節說「神聽見…就記念…」,25節「神看顧…也知道…」,直到第三章,我們才看見一位很人性化的神是那樣的親切。但在神聽見之前,23節卻是一關鍵,以色列人出現轉機,雖然埃及王死了,但苦工仍然持續,他們「嘆息哀求,他們的哀聲達於神」,在苦楚絕望,他們的盼望在於神,故哀聲達到神寶座那,神就有了第24〜25節回應。這顯明一事,人遭遇困苦、不幸,神並非不知道,有時神保持沉默,人就以為祂不關心視若無睹,卻不知道神是按祂自己的時間來行事。
神要等候時機成熟,才能開始拯救以色人出埃及的計劃。摩西需要先學會在曠野生活,以便將來可以有效的領導以色列人,尋索摩西生命的法老王也必先死去,好讓摩西可以安全返回埃及,等這兩個條件具備了,神開始行動,所以不要以為祂耽延不管,實在是祂以的智慧在實行祂已定的計劃。神是顧念人,且回應人的神,看見以色列人所受的苦,祂也記念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24節)。神與人所立的約,和人與人之間的立約是完全不同的,神因祂的慈愛向人許下承諾,並保證這約有效,不會因時間消逝或人的背約而失敗,神以其信實堅守這約「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祂不能(不願)背乎自己」(提後二13)。「約」是神恩典的保證,神垂聽我們的禱告,不單由於我們的哀聲,也是由於我們在基督有一新約,哈利路亞!
第三章神就開始行動了,因時機已經成熟,這位守約施慈愛的神是永不改變的神,也是摩西父親的神,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在祂所命定的時侯,這位永活真神開始了祂拯救以色列人的行動。
我認識神是一位聽我呼求、記念永約、看顧我、也知道我一切苦情的神嗎?
感謝神聽我、記念我、看顧我,我要將一切的苦情向祂傾心吐意。
閱讀經文
-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實在看見了;他們因受督工的轄制所發的哀聲,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他們的痛苦,
- 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到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
- 現在以色列人的哀聲達到我耳中,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欺壓他們。
- 故此,我要打發你去見法老,使你可以將我的百姓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
進階閱讀
拯救的神開始行動
亞伯拉罕的神,也是亞伯拉罕子孫的神,在祂有無比的恩典。神下來不是來看看祂所應許的子民,是否確實有配得救恩的條件,因為人得救不在於行為,乃在於神定意的揀選和慈愛。注意神的動作「…我實在看見了…我也聽見了;我原知道…我下來…我要打發你…我必與你同在…我打發你去…」神的應許經過了四個世紀,現在要實現了。
「我下來是要救他們脫離埃及人的手,領他們出了那地…」(8節),神在天上「知道」以色列人的境況,但祂必須「下」到地面來,才能「救贖」以色列人。約翰福音一14「道(來到世間)成了肉身」。神在天上寶座,看見人悲慘的處境,聽見人哀號求告,藉著神自己偉大的降卑,神的愛與救贖方得以實現,神下到埃及拯救以色列人,正預表耶穌基督降生到世上,為要拯救人,祂是宇宙的主宰,也是全人類的救主。
第8節又顯明「出」埃及「入」迦南美地,就是「脫離埃及人的手」到那「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和新約中基督的救贖是同一樣式,把人從捆綁中釋放出來,使人得以進入自由的生命。羅馬書六章對救贖作了一個完美的解釋,我們藉著與基督同死,便從罪和死的轄制中得釋放,又藉著與基督同活,就進入那新生命。感謝神,「主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
我舊人的生命完全「出埃及」了嗎?還有那些舊造的轄制不得釋放?
感謝神,救拔我脫離罪和死的權勢,我把生命中一切的黑暗都交給神。
閱讀經文
- 摩西對神說:我是什麼人,竟能去見法老,將以色列人從埃及領出來呢?
- 神說:我必與你同在。你將百姓從埃及領出來之後,你們必在這山上事奉我;這就是我打發你去的證據。
- 摩西對神說:我到以色列人那裡,對他們說:你們祖宗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他們若問我說: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
- 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
進階閱讀
當神要打發摩西去見法老時,摩西第一次婉拒神的差遣,理由是不夠資格。無疑地,他受了出二11〜15這次事件的影響,人無神同在而行動,必然喪志,就是日後神差遣他,他也會畏懼。摩西自從打死那埃及人後,學了許多功課,他漸漸認識自己,膽怯的心使摩西說「我是什麼人」但神保證「我必與你同在」,這已足夠。親愛的同工,你是否也為現今事奉崗位常覺不配,因生命不老練,沒有恩賜,聖經真理不夠了解,不知如何領敬拜、帶人信主,禱告沒能力,沒恩膏…種種理由,使得全人充滿了無力感,特別遇到挫折或棘手的人事物時,更是懼怕「我是甚麼人,竟能被主用…」其實以馬內利的神怎樣向摩西保證必與他同在,祂也必向你、我應許「我必與你同在」!神既與我們同在,就不在乎我是誰,我有何本領,我們乃是從神那兒得著權柄、能力來事奉祂。 摩西又有一個問題「神啊!你是誰?你叫什麼名字?使我能放心地依靠你…」神忍耐人的質疑,耐心回答摩西「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who I am)本意為「我的名字就是我是」。神的名字代表了作這應許的是一位怎樣的神,當神稱自己為「我是」時,這名包含了一切,好比神給了祂百姓一張簽上名的支票,只待我們在任何需要時填上所需,立即可兌現,只要憑著信心,按著對這寶貴名字的認識,寫上所要求的,神的名就是「祂是」。同工們,您想得生命嗎?基督說「生命在我」;要有公義,神被稱為是「耶和華(祂是)我們的義」;要得平安,「耶和華沙龍(賜平安)」;我們要得智慧、聖潔、救贖、醫治、釋放、安慰…祂就是這一切,只要我們憑信心去支取神一切的豐富,我們的需要,若合乎神的旨意,不論要多少,神就給多少,所以讓我們專心倚靠主,尋求祂的幫助。 |
![]()
|
閱讀經文
- 神又對摩西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記念,直到萬代。
- 你去招聚以色列的長老,對他們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向我顯現,說:我實在眷顧了你們,我也看見埃及人怎樣待你們。
- 我也說:要將你們從埃及的困苦中領出來,往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地去,就是到流奶與蜜之地。
- 他們必聽你的話。你和以色列的長老要去見埃及王,對他說:耶和華希伯來人的神遇見了我們,現在求你容我們往曠野去,走三天的路程,為要祭祀耶和華我們的神。
- 我知道雖用大能的手,埃及王也不容你們去。
- 我必伸手在埃及中間施行我一切的奇事,攻擊那地,然後他才容你們去。
- 我必叫你們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你們去的時候就不至於空手而去。
- 但各婦女必向他的鄰舍,並居住在他家裡的女人,要金器銀器和衣裳,好給你們的兒女穿戴。這樣你們就把埃及人的財物奪去了。
進階閱讀
神用兩節來重覆祂與以色列人的關係是永不改變的…耶和華你們祖宗的神,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15〜16節),神今日是以色列的神,正如昔日祂下到埃及地一樣;而且,神今日仍造就他們,如同從前一樣,只是方法不同。神的話清楚有力:「耶和華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記念,直到萬代」、「神並沒有棄絕他預先所知道的百姓」(羅十一2),他們仍是祂的百姓,無論是順從或悖逆、尊貴或卑賤、自主之身或奴隸之身,他們是神的百姓,神是他們的神,出三15是信實的神親自的證言。這就是神與我們的關係,我們屬於祂,都是祂的百姓,是祂所愛的兒女,有耶穌基督為我們兩下的關係作了和好的挽回祭,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四16) 神記念屬祂的百姓,記念祂所立的約,記念祂的應許,神的名另一個意義,就是「神的記念」,何時呼求主名,神就記念,從不忘記和推辭。 而耶穌基督在約翰福音八28說「你們舉起人子以後,必知道我是」,這的「我是」與出埃及記第三章的「我是」是一樣的意思。同一章中,猶太人反駁主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主回答「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我是(就有了我)」(約八57〜58) 當猶太人捉拿主時,主一說「我是(我就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約十八5〜6),因為主就是那位「我是」的神,主的名有能力,當耶穌一宣告自己「我是」的名時,人不能不被那能力擊倒。 信靠耶穌多麼蒙福,「祂是」我一切最親,我所一切最愛,是我一生所尋,是我一生所賴。「祂記念」我不過是塵土,是軟弱者,但「祂是」恩典夠用的主,今天就因祂寶貴的名更多讚美吧! |
![]()
|
閱讀經文
1 | 摩西回答說、他們必不信我、也不聽我的話、必說、耶和華並沒有向你顯現。 |
2 |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手裏是甚麼.他說、是杖。 |
3 | 耶和華說、丟在地上、他一丟下去、就變作蛇、摩西便跑開。 |
4 | 耶和華對摩西說、伸出手來、拿住他的尾巴、他必在你手中仍變為杖。 |
5 | 如此好叫他們信耶和華他們祖宗的 神、就是亞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是向你顯現了。 |
6 | 耶和華又對他說、把手放在懷裏、他就把手放在懷裏、及至抽出來、不料、手長了大痲瘋、有雪那樣白。 |
7 | 耶和華說、再把手放在懷裏、他就再把手放在懷裏、及至從懷裏抽出來、不料、手已經復原、與周身的肉一樣。 |
8 | 又說、倘或他們不聽你的話、也不信頭一個神蹟、他們必信第二個神蹟。 |
9 | 這兩個神蹟若都不信、也不聽你的話、你就從河裏取些水、倒在旱地上、你從河裏取的水必在旱地上變作血。 |
10 | 摩西對耶和華說、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從你對僕人說話以後、也是這樣、我本是拙口笨舌的。 |
11 | 耶和華對他說、誰造人的口呢、誰使人口啞、耳聾、目明、眼瞎呢、豈不是我耶和華麼. |
12 | 現在去罷、我必賜你口才、指教你所當說的話。 |
13 | 摩西說、主阿、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 |
14 | 耶和華向摩西發怒說、不是有你的哥哥利未人亞倫麼、我知道他是能言的、現在他出來迎接你、他一見你心裏就歡喜。 |
15 | 你要將當說的話傳給他、我也要賜你和他口才、又要指教你們所當行的事。 |
16 | 他要替你對百姓說話、你要以他當作口、他要以你當作 神。 |
17 | 你手裏要拿這杖、好行神蹟。 |
進階閱讀
摩西和神的對話中,他一再拒絕神的呼召,而慈愛的神卻也耐心地向他保證祂的同在及使用摩西的決心。 從荊棘焚而不燬的異象,神下來拯救人的恩典,啟示自己寶貴的聖名,神的記念,到現在神蹟奇事的印證,神一再顯明祂了解摩西的軟弱、膽怯、失敗所造成的無力感,祂樂意平靜每個憂慮,把平安的確據放在他心中。摩西接續的疑問,都帶來新的恩典,神的造就、醫治也在進行著。我們看到一個自我的版本,因對神認識不夠,使我們無法交託信靠神。面對事奉、爭戰,我優先考量的是,我沒有這個,我沒有那個,我力不能勝,我不行,我怕,我不敢…;甚至於在這一切理由之後,答案仍是「你願意打發誰,就打發誰去罷」神的應許保證都無法改變心中堅持的己見。 雖然摩西顯得如此退縮,最終神在他身上卻有奇妙的翻轉,由極度的自卑成為極其謙和,由拒絕呼召到在神全家盡忠,這是神以大能、智慧、慈愛、忍耐在這器皿上不斷的拆毀、醫治、教導、重建,終於塑造了這一位和我們有一般性情一樣軟弱無助的領袖。這給了我們眾人信心和盼望,神樂意建造每一個屬祂的兒女來歸祂使用,不在於 個人的天然條件優劣,只在於我的心願不願意被主使用,委身於祂,在祂沒有難成的事,保羅不也這樣見證「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為基督的緣故,就以軟弱、凌辱、急難、逼迫、困苦,為可喜樂的,因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林後十二9〜10)我們能作的就是承認自己軟弱,支取耶穌的能力。 |
![]()
|
閱讀經文
- 於是,摩西回到他岳父葉忒羅那裡,對他說:求你容我回去見我在埃及的弟兄,看他們還在不在。葉忒羅對摩西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去吧!
- 耶和華在米甸對摩西說:你要回埃及去,因為尋索你命的人都死了。
- 摩西就帶著妻子和兩個兒子,叫他們騎上驢,回埃及地去。摩西手裡拿著神的杖。
-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回到埃及的時候,要留意將我指示你的一切奇事行在法老面前。但我要使【或作:任憑;下同】他的心剛硬,他必不容百姓去。
- 你要對法老說: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
- 我對你說過:容我的兒子去,好事奉我。你還是不肯容他去。看哪,我要殺你的長子。
- 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華遇見他,想要殺他。
- 西坡拉就拿一塊火石,割下他兒子的陽皮,丟在摩西腳前,說:你真是我的血郎了。
- 這樣,耶和華才放了他。西坡拉說:你因割禮就是血郎了。
進階閱讀
「耶和華這樣說,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22節)。當神說以色列是祂的長子,這是何等榮耀的名份,長子是眾子之中最受寵愛的一位,也是父親產業的主要繼承人,並有責任保存家族的傳統、名聲和財產;這是一個親切又有血親關係的稱呼,表示以色列人和神的關係何等親密,因為他們中間有著「約」的關係。 新約中基督徒和神的關係極其密切,我們被稱為「神的兒女」(約一12),也稱神為我們「天上的父」,耶穌基督為我們的長兄,這種種關係完全是由神來決定的,不是由人。神的本性是慈愛和公平,我們不能強迫神作某事,也不能求神違背祂自己的心意而按人的意思行事,我們所能作的就是依神所定下的條件作回應,因「…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如此看來,神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羅九16,18)是的!這神人之間的關係是完全出於恩典的關係,我們永生的盼望在於神的恩典和信實,不是靠人本身脆弱的意志,我們需要天上的陶匠,這位守「約」施慈愛的神,精心且持續的塑造。 而在創十七9〜14,神定下割禮,作為與亞伯拉罕立約的標記,凡男子不受割禮的就是背約,必須從民中剪除。24〜26節只是反應一件事實──立約的人必須守約,摩西沒有給他的兒子行割禮,作為一個與這約有份的人,就必須遵守約的規則,如果他不先做這事就不能回到埃及,既要作以色列人的領袖,必先遵守亞伯拉罕與神立約的每一項細則,否則他就是犯了背約的罪,當然無從去領導以色列人。神在這事上的堅持也教導我們重要的功課,一個真正要能被神使用的人,要小心謹慎順從神所定的律例和法則,但也要小心別落入律法的轄制中「惟有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羅二29),求聖靈天天來指教我們。 |
![]()
|
閱讀經文
- 耶和華對亞倫說:你往曠野去迎接摩西。他就去,在神的山遇見摩西,和他親嘴。
- 摩西將耶和華打發他所說的言語和囑咐他所行的神蹟都告訴了亞倫。
- 摩西、亞倫就去招聚以色列的眾長老。
- 亞倫將耶和華對摩西所說的一切話述說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蹟,
- 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聽見耶和華眷顧他們,鑒察他們的困苦,就低頭下拜。
進階閱讀
當摩西對神的呼召,一再用拙口笨舌為藉口來推辭時,耶和華在發怒中也一併使用了「能言的」亞倫,我不知道當時摩西是因神一再的保證而順服,還是因旁邊多了一個能言善道的亞倫,而稍稍放了心?是否覺得有這麼一位能幹的同工,又是自己的哥哥,又能補他不足之處的人,故可以放膽而去。他或者在軟弱中,寧可一邊選擇倚靠看得見的人,再依賴神。但智慧的神在往後的四十年卻叫摩西認清一個事實,唯有單單倚靠神,行祂的道,有祂同行就得力穩妥。在往後的日子我們會看見,就是這位有口才的亞倫,因懼怕人而造了金牛犢,沒有用他得天獨厚的口才來傳神的心意,反而誤用以致縱容人拜金牛犢,使以色列人陷入大罪(出卅二)「百姓放肆皆因亞倫縱容他們,使他們在仇敵中間被譏剌」(出卅二25)。所以弟兄姊妹們,不要靠馬的力大和人的腿快,也不是才能、勢力能成就神的事,乃靠神的靈方能成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