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視圖

星期五, 6月 25, 2021
星期五, 6月 25, 2021
 

閱讀經文

  1. 這樣看來,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什麼益處呢?
  2. 我見神叫世人勞苦,使他們在其中受經練。
  3.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又將永生【原文是永遠】安置在世人心裡。然而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

進階閱讀

奧秘的背後

在此傳道者揭開了人生際遇奧秘的面紗,這些變幻莫測人生際遇的背後,皆有神美好的旨意,祂使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人生遭遇到底有何意義?苦難不合理的際遇為何會臨到一個人?對人有何益處?(v.3)人人都曾發出這樣的疑問,但同樣的質疑,卻可能導致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有人歸諸命運,無奈的接受其擺佈;有人奮力抗拒,但卻得不著益處,生命仍舊驕痴;而謙卑的人,則虛心尋找,至終必尋見神是一切生命奧秘的答案。



人生際遇,世上發生的事,並非是偶發、無意義的事件,乃是神永恆計劃中的一部份,有神在其中干預並管理,其目的是讓人受磨鍊,到了時候神成就美好的事。神在人的心靈中,原置放了「永生」,使他們能認識神、享受神、明白神的計劃旨意。但自從人類墮落之後,失去了「永生」,人雖仍舊渴望瞭解生命的奧秘,卻從此活在心靈的黑暗中,不再能認識神的心意。至於神的兒女,他們有了「永生」,恢復了與神溝通的能力,能從神那獲得生活的指引,知道人生的方向。但神並不向人啟示祂的全盤計劃,「神從始至終的作為,人不能參透」,而是照著神兒女的需要,一步一步的引導。



神藉萬事,引導歷史的發展。對個人而言,其目的在雕琢美麗的生命,發揮人的潛能,使人能成就神美好的旨意,完成神對他人生的託付。神是偉大並智慧無比的創造主、牧人及教師。祂對個別生命的認識,是全知的,遠甚於人對自己的認識。在祂藉萬事雕塑製作我們的過程中,我們常難以明瞭祂藉際遇工作的目的何在,因我們不明白傑作完成後的全貌。有些遭遇事後方恍然大悟,但有些則可能始終如霧看花,似明非明。但我們若以信心,日日與神同工,到了時候,神美好的事就能成就。



本段經文提醒人:

一、 當善用人生每一際遇,相信那就是現在對我最有益的事,不埋怨逃避,也不急躁妄行,當判斷「時候」,適時而行。

二、 應當忍耐等候,尋求明白神作事的美意,以敬虔的心,照著所體會的神旨意,去行動或回應。雖不完全明白,但相信到了時候,就必看見神的心意。

三、不可隨意判斷神在別人身上的工作,也不可對人憑信心所作對神的回應妄加評論。因為沒有人能完全瞭解神的旨意,各人要作成自己信心的工夫,「所以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那時各人要從神那得著稱讚。」( 林前四5)
 

默想

1.我對人生的不確定、不可知是何態度?恐懼不安,還是交託安息?我能信任神嗎?信心的表現是什麼?

2.是否重大的人生事件才對人有益?今天的經文及信息對我每日的生活態度有何影響?思想今天的遭遇對我有何意義﹖
 

回應

親愛的主,我感謝你揀選我,使我成為你的兒女,使我不再流浪,不再尋找,不再虛空,可以安息於你那測不透,卻滿有慈愛的計劃中。幫助我對你有信心,不掙扎、不背逆,能順服你的引導及旨意。我願將自己奉獻在你的手中,讓你奇妙的手,自由的作工在我身上,也讓你照著你美好的旨意使用我。傳道者將人生各種際遇涵蓋於這七節經文中,前面三節談到生命的開始與結束,毀壞與建造,喜樂與哀慟;而後四節則談到關係的分與合,事物的捨與得,悲傷的始與終,以及說話、愛恨、戰爭的時候。

 




一、關係的分與合(v.5)

「拋擲、堆聚、懷抱」,都象徵分與合,古人曰「天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不論是人與人、國與國,其關係都有冷與熱的時候,如該分時不分,可能反而兩敗俱傷,而該合時不合也錯失良機。若是人堅決要離你而去,其中必有神的美意,不必痛不欲生,反當檢討為何如此。



二、事物的捨與得(v.6)

一切身外之物,不論是財富、聲望、工作、地位,總有得與失的時候。當判明時機該捨即捨,不可以不當手段強求,該得的就要好好經營,不可以不當手段強求,不可隨意浪費上帝的恩典。而失去的時候,該去找回的,也當認真去找;不該得的時候,就是得了也該捨棄。至於何時當捨?何時當得?神的兒女當憑信心去尋求明白。



三、悲傷的開始與結束(v.7)

以色列人的「撕裂衣服」表示悲傷,傷痛之時也多半靜默不語。此節經文提醒人,遭遇大禍時,固然傷痛,但不可過於沮喪絕望,沉陷於悲傷中。該恢復正常時,即要抑住悲痛,打起精神,喜樂的生活下去。另外也提醒人,說話、沈默都當適時。別人傷痛之時,當分辨如何安慰、勸勉才合適。當人傾訴悲憤時,就需以同理心聆聽。人需你與他同哭時,就不可學約伯的朋友急燥定罪;而當勸誡時,也不可任他頹廢不振。悲傷可淨化人的靈魂,使人與神的關係更加親密,但過度悲傷則與人無益。



四、喜愛憎惡應恰當(v.8a)

愛、恨,代表人之喜愛與憎惡。該愛時,應不吝惜的表達關懷與溫暖;當憎惡時,則應當機立斷,明確的表達立場。人生很多的混亂,皆因愛恨不當所引起,如家庭關係的破壞,即緣於此。人如能照著神的標準愛或恨,則一切關係都必適當,諸事都井然有序,而人的心靈也充滿和諧與平安。愛德華滋曾言,一個人的品格如何,決定於他如何愛惡。



五、戰爭與和平(v.8b)

世上為何有戰爭?何時有戰爭?人難以明白。從聖經的啟示,我們可以看出,戰爭固然有強大的破壞力,但對神的兒女,卻有潔淨信仰、洗滌罪惡的作用。萬國的歷史,都在神的掌管之中,諾曼地登陸之成功,柏林圍牆之倒塌等,都有神的工作在其中。所以,神的兒女當以永恆超越的時間觀,來看待戰爭與和平,因為終有一天,新天新地到來,就再沒有戰爭了。而在奔向結局的歷史洪流中,神的兒女當體察神旨,靠神恩典作美好的見證,而非淹沒於其中。



總而言之,在此八節經文中,傳道者指出人生際遇雖不可料,但必有其意義與時間,若非神管理,則一切皆屬偶然,豈非虛空?


 

默想

 

1.今天的經文及信息對我有何提醒?我應當改變那些態度?

2.遭遇逆境時,我應當如何禱告?順境時又當如何面對?
 

回應

 

親愛的主,請幫助我存謙卑的心,與你同行。抓住每一時機,讓你的心意完全成就在我身上。無論遭遇何事,都能以尋求、相信、倚靠、順服、感謝的心跟隨你,不讓任何逆境影響我對你的信心,因為你是慈愛永遠長存的神。也保守我不在順境中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