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視圖

星期日, 6月 27, 2021
星期日, 6月 27, 2021
  • 主題 :   上升的靈
    讀經 :  傳道書三16~22   
    日期 :   2021-06-27  
 

閱讀經文

  1. 我又見日光之下,在審判之處有奸惡,在公義之處也有奸惡。
  2. 我心裡說,神必審判義人和惡人;因為在那裡,各樣事務,一切工作,都有定時。
  3. 我心裡說,這乃為世人的緣故,是神要試驗他們,使他們覺得自己不過像獸一樣。
  4. 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
  5. 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
  6. 誰知道人的靈是往上升,獸的魂是下入地呢?
  7. 故此,我見人莫強如在他經營的事上喜樂,因為這是他的分。他身後的事誰能使他回來得見呢?

進階閱讀

脫離不可知進入信心

 

既然,人生難料的遭遇是神編製美麗生命樂章中的音符,而人又不能測透到底全曲如何,那麼人應當如何生活?這是本段傳道者的勸言。



與他第一次的人生建言(二24〜25)相似;他勸人當在平常生活中享受那已經擁有的,即使在勞苦中也可得著滿足,因為這是神給人在虛空人生中的賞賜。除此之外,人應有更積極的態度,就是「終身喜樂行善」。無論境遇如何都當喜樂,並行一切神看為美好的事,過討神喜悅的生活。雖然人生際遇難料,雖然人會遭遇拆毀、撕裂、哀慟、失落、丟棄、損失的時候,但基督徒仍然能積極的過喜樂平安並超越的生活。因為深信「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並且相信「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無所增添、無所減少」。



英國名牧鐘馬田(Martyn Lloyd-Jones, D. M.)博士說:「意氣消沈,抑鬱不樂的基督徒,不但明顯和他的信仰有所抵觸,實際上等於給福音作了反宣傳。」(註3)基督徒的喜樂滿足是根基於對神的信心,而非對自己或環境的瞭解與仰賴,「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要得著這由神而來的喜樂,人必須改變價值觀,羡慕有永恆價值的事物,而非在日光之下會消失的事物。人若認識「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認識神藉各種際遇在人身上成就的,是有永恆價值的作為,就能在各種境遇中保持喜樂。至於那些沒有永恆價值的事物,在人生各樣遭遇中,有時能保守,而有時則必須捨棄,則勿過於悲痛。若人的眼目不定晴於永恆,而執著於今生的得失、悲喜,就不能經歷奪不去的喜樂了。



除了價值觀的改變,能喜樂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相信「神」,相信祂所作的是「無所增添、無所減少」,因為在永恆中,祂是不改變應許的神,祂的作為也都完美無缺。所以我們可以安然的倚靠祂大能的膀臂,如同詩歌所唱「許多事明天將臨到,許多事難以明瞭,但我知主掌管明天,祂必要領我向前。」(註4)



神以布幔遮住人的未來,使未來成為不可知的,祂這樣做的目的是使人敬畏祂,以敬虔的心,每日尋求祂美善的引領,並謙卑的倚靠祂。神無意要我們活在焦慮恐懼中,乃是要我們將靈魂的錨,拋在祂身上。



雖然人生遭遇,各有不同,但人類歷史顯然在延著神所設的軌道前進。前人所受的教訓,今天人仍然在學,歷史不斷重演。唯有敬畏神的人,能自其中得著益處;而不信神的人,其人生不過是歷史洪流中的幾朵浪花,很快就消失,不留痕跡。
 

默想

 

1.信心生活的含意是什麼?

2.信心生活的結果及表現是什麼?
 

回應

 

親愛的主,我感謝你,「世世代代你是幫助,未來你是盼望,在你寶座蔭庇之下,我們安然居住,在你膀臂保護之中,保衛堅定穩固,自從亙古直到永遠,你是不變真神。」(註5)故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懇求主引導我的腳步,無論你往何處,我都願以喜樂的心緊緊跟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