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
- 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或作:眷顧】的日子歸榮耀給神。
- 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
- 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
- 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
- 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或作:陰毒】,總要作神的僕人。
- 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 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
- 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
- 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什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
- 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
- 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
- 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
- 他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他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
- 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
進階閱讀
我們的蒙召與身分
本章第9節提到我們的身分,主要是論到與神的關係。這些關係、身分都是非常寶貴的。本段所論到的關係與身分則是較著重與世界的關係。
一、我們的身分與應有的態度
1.客旅、寄居(11節)──對世界:
我們雖是被揀選的族類、君尊的祭司、屬神的子民,但對世界而言,我們是客旅、是寄居的。你或旅居國外,或定居國內,我們的身分都是客旅,我們的家是在天上。你在世生活、心態、觀念像不像客旅、寄居的?
2.軍人(11節)──對肉體的私慾:
我們不但是客人,更是軍人。我們首號仇敵是肉體的私慾。我們的仇敵不是那些毀謗我們、逼迫我們的人,也不是那乖僻的主人。我們要靠主對付、治死肉體。
3.外人(12節)──對外邦人:
我們是生活在外邦人中,或在學校,或在公司,甚至在家庭裏,沒有信主的「外邦人」不但把我們看成「外人」,甚至毀謗我們。他們「聽不進」我們所傳的,我們只有品行端正,使他們「看見」我們的好行為。如此他們至終將歸榮耀給神。
4.國人(13節)──對國家:
「為主的緣故」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是為榮耀主,一方面是主比一切制度更大。總之,我們應順服主去順服一切制度、君王、臣宰。如此我們一方面可以榮耀神,一方面可以堵住那些糊塗無知人的口(15節)。
5.自由人(16節)──對罪:
我們是從罪、世界、肉體中被釋放得自由,我們不可濫用這自由去犯罪。在基督裏、在真理中的自由是不犯罪的自由。你是否正確的運用在基督裏的自由?
6.僕人(16~17節)──對神:
我們在自由中甘願作神的僕人、義的僕人。而神的僕人至少應有下面五方面的表現:
(1)敬畏神:你敬畏神嗎?
(2)尊敬眾人:對不信的人應有禮貌與尊敬。
(3)親愛眾聖徒:你愛每一位信徒嗎?
(4)尊敬君王:由心裏尊敬與代禱。
(5)順服主人(18節):不管主人好壞都順服。
二、神的旨意與我們的蒙召
1.行善──神的旨意(15節):
神的旨意不只要我們信耶穌、得永生、聚聚會、上天堂,而是要我們行善。如此我們才能堵住糊塗無知人的口。
2.行善受苦(20節):
行善能堵住無知的人,卻不能堵住滿了恨意與成見的人。此時我們就要預備受苦。
3.行善受苦、能忍耐──我們蒙召原是為此(20~21節):
我們蒙召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也要為祂受苦。受苦中必需靠主能忍耐。這是神看為可喜愛的。
4.行善受苦與交託(23節):
你在受苦中是否學會交託?
5.主行善甚至受傷、受死(24節):
主不但「無罪」、「忍罪」,祂更「代罪」。感謝主,祂受鞭傷,使我們身、心得醫治。
默想
回應
求主幫助我,凡事跟隨你的腳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