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視圖

星期二, 8月 03, 2021
星期二, 8月 03, 2021
03
主題 :   一生敬畏神
讀經 :  傳道書十二9~14   
日期 :   2021-08- 3  
 

閱讀經文

  1. 再者,傳道者因有智慧,仍將知識教訓眾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陳說許多箴言。
  2. 傳道者專心尋求可喜悅的言語,是憑正直寫的誠實話。
  3. 智慧人的言語好像刺棍;會中之師的言語又像釘穩的釘子,都是一個牧者所賜的。
  4. 我兒,還有一層,你當受勸戒: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
  5. 這些事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或譯:這是眾人的本分】。
  6. 因為人所做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進階閱讀

人當盡的本分

 

在傳道書最後這段話,作者說明了:

1. 他著書的態度(v.9〜10);

2. 此書的功用及權威(v.11) ;

3. 對讀者的期望(v.12);

4. 此書最終的目的(V.13 )。



一、著書的態度(v.9〜10)。

傳道者是位智慧的教師,他將所體認到一切關乎人生的智慧教導眾人。這些智慧箴言是經他認真的思考、評估、發掘、篩選並編輯而成。句句用心良苦,涵意深遠,讀者宜仔細咀嚼。他所說的都是真理之言,不宜等閒視之。



二、此書的功用及權威(v.11)。

智慧人的話「好像刺棍」,為了要鞭策讀者的人生方向,糾正錯誤的生命態度。又像「釘穩的釘子」一般,使人生命穩固不動搖。這些話並不是作者自己的意思,而是出於那位至高的牧者上帝。所以讀者應用恭敬的心領受其中的信息,並以生命回應。





三、對讀者的期望(v.12)。

關於生命的真理及智慧不是用來討論或研究的,而是要讀者思考並以行動回應。人可以找更多的書來研究,但若是不去實踐,再多的書也是沒有任何助益。他要讀者不可只求吸取知識,而不求生命的更新改變。



四、此書最終目的(v.13〜14)。

其實傳道者只期望讀者二項回應:

1.敬畏神;

2.遵守神的誡命。

這是人在神面前當盡的本分(責任)。這二項責任含蓋了人對神的正當態度,即神在人心中的地位,以及生活原則。這是敬虔的一切涵意,也是基督徒信仰的全部內涵。



「敬畏神」,在傳道書中曾提到六次,不謹是智慧的開端,也是生命的根基。「敬畏神」,就是把神放在正確的地位上,以正確的態度來敬拜祂。祂是可頌、可畏的神,也是至聖、至榮的神,祂不僅是創造主、拯救主、牧者、君王、元帥,也是審判的主。人若對神有正確的認識,與神維持正確的關係,這一切都含蓋於「敬畏」之中。人若真正「敬畏神」,就與神的心意和諧,能得著生命的智慧和方向了。愛神與敬畏神是密不可分的。



 「敬畏神」的結果必是「遵守神的誡命」,其關係正如信心與行為一般。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不能證明信心的真實。人若有敬畏神的心就必產生順服的態度,唯有順服神能使人生方向不偏離。



 必須敬畏及順服神的另一原因是「人所作的事…神都必審問」(v.14),不論是隱藏的或行出來,不論是人以為善的或惡的,神都必判斷。唯在今生敬畏及順服神,能幫助我們將來面對審判而不哀哭、懊悔。



 本書中傳道者說明了人生的短暫、不確定、不可掌握,及不完滿,也就是虛空。「神的旨意不要我們把自己的生命建立在智慧、財富、名聲或情慾上。我們應該接受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和奧秘」(註23),而不是抗拒或沮喪。使原本是虛空的人生,充滿盼望和意義的秘訣是,敬畏及順服。也就是傳道者在書中所勸戒的生活態度:信靠神的掌權在其中得著安息滿足,順服神的旨意,得著神賜給人的分,將生命奉獻給創造生命的主,實現生命的目的,並享受神的恩典,喜樂積極的生活,這是超越虛空進入豐盛人生之路。



 傳道者指出了神對人的要求,人如何能滿足這要求呢?「聖經把眾人都圈在罪,使所應許的福因信耶穌基督,歸給那信的人。但這因信得救的理還未來以先,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這樣,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使我們因信稱義。」(加三22〜24)所以傳道書的信息還需加上福音才能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