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 約瑟吩咐家宰說:把糧食裝滿這些人的口袋,儘著他們的驢所能馱的,又把各人的銀子放在各人的口袋裡,
- 並將我的銀杯和那少年人糴糧的銀子一同裝在他的口袋裡。家宰就照約瑟所說的話行了;
- 天一亮就打發那些人帶著驢走了。
- 他們出城走了不遠,約瑟對家宰說:起來,追那些人去,追上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以惡報善呢?
- 這不是我主人飲酒的杯嗎?豈不是他占卜用的嗎?你們這樣行是作惡了。
- 家宰追上他們,將這些話對他們說了。
- 他們回答說:我主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你僕人斷不能做這樣的事。
- 你看,我們從前在口袋裡所見的銀子,尚且從迦南地帶來還你,我們怎能從你主人家裡偷竊金銀呢?
- 你僕人中無論在誰那裡搜出來,就叫他死,我們也作我主的奴僕。
- 家宰說:現在就照你們的話行吧!在誰那裡搜出來,誰就作我的奴僕;其餘的都沒有罪。
- 於是他們各人急忙把口袋卸在地下,各人打開口袋。
- 家宰就搜查,從年長的起到年幼的為止,那杯竟在便雅憫的口袋裡搜出來。
- 他們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擡在驢上,回城去了。
- 猶大和他弟兄們來到約瑟的屋中,約瑟還在那裡,他們就在他面前俯伏於地。
- 約瑟對他們說:你們做的是什麼事呢?你們豈不知像我這樣的人必能占卜嗎?
- 猶大說:我們對我主說什麼呢?還有什麼話可說呢?我們怎能自己表白出來呢?神已經查出僕人的罪孽了。我們與那在他手中搜出杯來的都是我主的奴僕。
- 約瑟說:我斷不能這樣行!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裡去。
- 猶大挨近他,說:我主啊,求你容僕人說一句話給我主聽,不要向僕人發烈怒,因為你如同法老一樣。
- 我主曾問僕人們說:你們有父親有兄弟沒有?
- 我們對我主說:我們有父親,已經年老,還有他老年所生的一個小孩子。他哥哥死了,他母親只撇下他一人,他父親疼愛他。
- 你對僕人說: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叫我親眼看看他。
- 我們對我主說: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
- 你對僕人說:你們的小兄弟若不與你們一同下來,你們就不得再見我的面。
- 我們上到你僕人─我們父親那裡,就把我主的話告訴了他。
- 我們的父親說:你們再去給我糴些糧來。
- 我們就說:我們不能下去。我們的小兄弟若和我們同往,我們就可以下去。因為,小兄弟若不與我們同往,我們必不得見那人的面。
- 你僕人─我父親對我們說:你們知道我的妻子給我生了兩個兒子。
- 一個離開我出去了;我說他必是被撕碎了,直到如今我也沒有見他。
- 現在你們又要把這個帶去離開我,倘若他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 我父親的命與這童子的命相連。如今我回到你僕人─我父親那裡,若沒有童子與我們同在,
- 我們的父親見沒有童子,他就必死。這便是我們使你僕人─我們的父親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 因為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
- 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
- 若童子不和我同去,我怎能上去見我父親呢?恐怕我看見災禍臨到我父親身上。
進階閱讀
猶大求替便雅憫為奴
然而約瑟須要再一次測試哥哥們的真象。他打發他們走,卻再次為難他們,特別為難便雅憫,要看看哥哥們現在是否真的有弟兄之情。
一、銀杯裝在便雅憫袋中
家宰依命將他們所要的糧食裝在袋中,但同時依命將約瑟的銀杯放入便雅憫的袋中。哥哥們不察,帶著糧食回家去了,家宰奉命追趕他們,最後在便雅憫的袋中,查到約瑟的銀杯,兄弟們「撕裂衣服,各人把馱子抬在驢上,回城去了。」在這樣的情況中,他們同樣陷入當年約瑟被賣到埃及時,所經歷的恐懼與不安。也在冤情中面對不當懲罰的危機。約瑟要看看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會作出什麼樣的反應。他們會互相諉過嗎?他們會將責任都推在便雅憫身上嗎?他們會與當年一樣,不顧兄弟之情嗎?
二、約瑟追討便雅憫為奴
當他們回去,面對的是約瑟的責難,猶大代表弟兄們表明,那就一同在埃及為奴,表明弟兄有難同當的態度。但是約瑟表明只要留便雅憫一人為奴「在誰的手中搜出杯來,誰就作我的奴僕;至於你們,可以平平安安地上你們父親那裏去。」看看兄弟們是否就因此僥倖脫責。
三、猶大替便雅憫擔罪
這時猶大的品格就顯露出來了,他為弟弟請命,也為父親著想「童子不能離開他父親,若是離開,他父親必死。」因此他要求自己留下來「僕人曾向我父親為這童子作保,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父親,我便在父親面前永遠擔罪。現在求你容僕人住下,替這童子作我主的奴僕,叫童子和他哥哥們一同上去。」約瑟所想要看到的兄弟之情,終於在此展現出來了,猶大不但愛弟弟,也愛父親。
這使我們看見日後以色列成國時的誡命,不但規範了與上帝的關係,也規範了與人的關係,其中「要尊榮父母」與不可傷害他人的生命與權益,以及其他律法中要求的弟兄相待之誼,說明了這個族群,完全迥別於從該隱殺了弟兄亞伯,所遺留在人世間的弟兄相爭的裂痕。不同於以實馬利對以撒的相爭,以掃對雅各的相爭,以色列十二支派被要求活出「弟兄和睦同居」的美好情誼。
默想
我是否能認出弟兄和睦同居的美好,並且在家庭中、在友誼中、在職場中,盡力追求與人和睦?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賜下美好關係的主,謝謝主賜我家庭,雖然有時會有相爭,但求主賜我和睦的心志。謝謝主賜我友誼,雖然有時會有陰影,但求主賜我勇於修復關係的能力。謝謝主賜我職場的伙伴,雖然有時意見不一,利益不同,求主賜我智慧,追求眾人的好處。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