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2-12- 4 

主題 :   謙卑服事主 

讀經 :  馬可福音9:33~50  

閱讀經文 

  1. 他們來到迦百農,耶穌在屋裡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
  2. 門徒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
  3. 耶穌坐下,叫十二個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
  4. 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
  5. 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6. 約翰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
  7. 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奉我名行異能,反倒輕易毀謗我。
  8. 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
  9. 凡因你們是屬基督,給你們一杯水喝的,我實在告訴你們,他不能不得賞賜。
  10. 凡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扔在海裡。
  11. 倘若你一隻手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來;
  12. 你缺了肢體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手落到地獄,入那不滅的火裡去。
  13. 倘若你一隻腳叫你跌倒,就把他砍下來;
  14. 你瘸腿進入永生,強如有兩隻腳被丟在地獄裡。
  15. 倘若你一隻眼叫你跌倒,就去掉他;你只有一隻眼進入神的國,強如有兩隻眼被丟在地獄裡。
  16. 在那裡,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
  17. 因為必用火當鹽醃各人。【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鹽醃。】
  18. 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麼叫他再鹹呢?你們裡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

進階閱讀

彼此和睦‧彼此接納

 

一、議論什麼?

1.你們在路上議論什麼?(33節):

在人生路上,你與人議論什麼?你最近常與人議論什麼?主不是「不知」而問,祂是「考驗」而問。祂深知我們內心所想、暗中所議論的。

2.門徒不作聲(34節):

不作聲並非表示沒議論,而是心虛。「不作聲」是一種工具,耶穌用得合宜,門徒用得不合宜。你在光明中是否「不作聲」?

3.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34節):

在人生道路上,你是否最關心誰為大?你是否常在內心中與人爭大?

4.誰為「真」大:

(1)作眾人末後(35節):一個真大的人是比人謙卑的人。

(2)作眾人的用人(35節):你是否願意服事「眾人」?

(3)為我接待……(37節):為主做事的人為大。

(4)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37節):你是否只喜歡接待大人物?一個不輕視「小人物」的人才是偉大的人。



二、禁止什麼?

1.奉你的名趕鬼與不跟從我們(38節):

門徒看重「我們」過於「主的名」,這是黨派的成因。我們在主裏面不可黨同伐異。ㄧ個人奉主名做主的事比跟從我們重要得多了。

2.不要禁止他(39節):

我們在主裏應有寬廣的心。你也許沒有明明禁止別人服事,不過是否在內心裏不喜悅那些跟你看法、作法不同的人之事奉?你是否常有衝動求主禁止他們事奉?耶穌說:「不要禁止他。」

3.不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40節):

我們不可為自己、替教會樹立不必要的敵人。ㄧ個人只要對神的國度有幫助,不論他是否與你「站在一邊」,都應接納他。在你的事奉中,你是否感覺出那些與你不同之人的幫助?

4.給你們一杯水喝的,不能不得賞賜(41節):

奉主名趕鬼比給你一杯水喝重要多了。給一杯水有賞賜,何況奉主名趕鬼呢?不要禁止他們吧!



三、絆倒什麼?

1.使這信我的一個小子跌倒的……(42節):

我們不要以為絆倒人是一件小事;尤其不可以為絆倒一個小孩子無所謂。小心!小絆倒卻有大災禍。

2.一隻手、一隻腳、一隻眼(43~47節):

不可容讓我們身上任何一個小肢體絆倒我們。要除去我們身上任何會絆倒我們的因素。若我們不「小對付」,將來必有「大損失」。



四、味道是什麼?

1.必用火當鹽醃各人(49節):

所獻的祭物需用鹽醃,我們也需要讓聖靈的火來潔淨。願聖靈的火來潔淨我們的身、心、靈,潔淨我們的手、腳、眼。

2.鹽本是好的,若失了味……(50節):

你身上有鹽的味道嗎?失味的鹽就是彼此爭大、心胸狹窄、絆倒別人、絆倒自己的人。

3.你們裏頭應當有鹽,彼此和睦(50節):

這鹽不但是調味品,也是神的生命、性情,這生命是彼此相愛、和睦、接納的生命。你裏面有神的性情嗎?
 

默想

 

 

回應

 

倒掉我這失味的鹽,賜下新鹽給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