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3-02-22 

主題 :   受苦的義僕 

讀經 :  以賽亞書50:1~9  

閱讀經文 

  1. 耶和華如此說:我休你們的母親,休書在哪裡呢?我將你們賣給我哪一個債主呢?你們被賣,是因你們的罪孽;你們的母親被休,是因你們的過犯。
  2. 我來的時候,為何無人等候呢?我呼喚的時候,為何無人答應呢?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我豈無拯救之力嗎?看哪,我一斥責,海就乾了;我使江河變為曠野;其中的魚因無水腥臭,乾渴而死。
  3. 我使諸天以黑暗為衣服,以麻布為遮蓋。
  4.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
  5. 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
  6.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
  7. 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8. 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可以與我一同站立;誰與我作對,可以就近我來。
  9. 主耶和華要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他們都像衣服漸漸舊了,為蛀蟲所咬。

進階閱讀

我豈無拯救之力嗎?

 

一、神為自己辯護(1-3節)

以色列人在受苦中埋怨神毀約,將他們賣給外邦(見詩四四11-14),神則反問以色列人祂毀約的證據何在?

祂以三方面為自己辯護:

1. 以色列人是咎由自取,「你們被賣是因你們的罪孽」(見賽四二24;四三22-28);

2. 離異並非永久、無法挽回的,神未否認曾將以色列賣給別人,但這是暫時的,神並未毀約(見賽五二3);

3. 神曾多方呼喚以色列悔改,卻無人回應。「我來的時候」、「我呼喚的時候」指神差遣先知以賽亞等僕人傳講神的話(見賽六五2)。

事實上神大有能力,祂既能改變自然界,當然也能拯救以色列人。



二、耶和華僕人的順服(4-9節)

本段是第三首「僕人之歌」(見賽四二1-4;四九1-6),是回應第2節的詰問:「我來的時候」、「我呼喚的時候」,神的確差遣過祂的僕人來招呼悖逆的百姓;而這位僕人的順服受教,也對比於以色列人的剛硬。



這位僕人有傳講神話語的恩賜與能力,「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見賽四九2);祂忍辱受苦,心志堅定(6-9節,見賽四九4,7),中東人向以蓄鬍鬚為尊嚴的象徵,故拔人鬍鬚是種極羞辱人的舉動。這僕人與先知以賽亞的經歷很類似,許多學者認為這僕人就是先知本人,但他更可能是四首「僕人之歌」的那位撲朔迷離,若隱若現的主角─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見賽五二13∼五三12)。

「稱我為義的」指施行審判、斷定是非的神,僕人深信神會主持公義,支持他的事奉,所以他能意志堅定,忍受苦難,如保羅所說,「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
 

默想

 

這位僕人給我們什麼事奉的榜樣?一個傳道者應具備什麼心態與信念?神的僕人如何面對不順利的事奉?
 

回應

 

求主幫助我以溫柔受教的態度領受你的話語,卻以如堅石般的臉面來承受傳道時所面對的譏諷羞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