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天國的獎賞讀經 : 馬太福音20:1~16 |
閱讀經文
- 因為天國好像家主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 和工人講定一天一錢銀子,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 約在巳初出去,看見市上還有閒站的人,
- 就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也進去了。
- 約在午正和申初又出去,也是這樣行。
- 約在酉初出去,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裡,就問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在這裡閒站呢?
-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 到了晚上,園主對管事的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 約在酉初雇的人來了,各人得了一錢銀子。
- 及至那先雇的來了,他們以為必要多得;誰知也是各得一錢。
- 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說:
-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叫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 家主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
- 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
- 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
-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有古卷在此有: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
進階閱讀
在後的將要在前
這裏的比喻就是針對彼得的自詡作出的詮釋。
在這個比喻中,主人一共五次僱工入葡萄園工作。分別是清早─早上六點,巳初─早上九點,午正─中午十二點,申初─下午三點,酉初─下午五點。
結果所有的工人工價是一樣的。從人而看的確是不公平的,有人工作了十二個小時,有人只工作了一小時。
然而耶穌在此強調的是家主對僱金的權柄。正如在後面耶穌告訴他們,他們各有自己要喝的杯,但坐在祂的左右卻不因此而定奪。
在今天這個比喻中,家主並未辜負最早的工人,因為商定的一錢並未虧待他,至於願意給後來的人一樣多,那是家主的權利。
我們今天跟隨主也是一樣,有人看似付出的代價多,有人看似付出的代價少。多的人不能以此要脅主要多恩賞他(其實主一定會,但主不要人以此為自己當得的),重點是你自己要決定到底要不要跟隨主。如果別人付的代價小就可跟隨,而你付更高的代價不行,重點不是你將來可以得什麼,而是你要不要跟隨。
比方說,別人來聚會不受攔阻,自己卻遭受百般攔阻,重點不是你因受攔阻多就該多受嘉許,而是到底你要不要來聚會。(再說一次,其實主都知道)
彼得一直到最後,才搞懂這樣的真理。一直到海邊耶穌差他牧養羊群時,他還指著約翰問「這人將來如何」,耶穌的回答是「我若要他等到我來的時候,與你何干,你跟從我罷!」 (參約廿一21〜22)
求主幫助我們不計算代價,也不計算別人的代價地來跟隨祂。
默想
親愛的主,我有自己當付的代價,幫助我是出於愛你而付,而不與你斤斤計較。幫助我甘心跟隨你。
回應
1.我計較主對別人的恩待嗎﹖或者我們可以單因主是施恩的主而感恩?
2.我會為自己的靈程而自詡,或每天還是來謙卑跟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