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2-06-24 

主題 :   愛主的心 

讀經 :  約翰福音12:1~8  

閱讀經文

  1. 逾越節前六日,耶穌來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從死裡復活之處。
  2. 有人在那裡給耶穌預備筵席;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穌坐席的人中。
  3. 馬利亞就拿著一斤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頭髮去擦,屋裡就滿了膏的香氣。
  4. 有一個門徒,就是那將要賣耶穌的加略人猶大,
  5. 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
  6. 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7. 耶穌說:由他吧!他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8. 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進階閱讀

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

 

逾越節前六天

逾越節又到了,約翰福音總是以耶穌上耶路撒冷守節作為時間的劃分,也是著墨的重點。這是最後一次逾越節,就是耶穌受害的時刻。約翰福音的記載也亦趨緊張。

來到伯大尼意味著靠近耶路撒冷,意味著迫害的臨近,然而耶穌到伯大尼來正是為著上耶路撒冷,而他也知道這是他受害的前夕。


馬利亞與猶大

馬利亞對主的愛,是清潔真摯的愛,也是親切體恤的愛。當門徒只是坐席,卻未嘗體會耶穌的心境時,馬利亞用一個極其卑微的態度表達了她對耶穌即將面對重大壓力的體恤。

猶大是門徒中最不瞭解耶穌的,前面我們看過,他其實一直未向耶穌敞開生命,雖然他隱匿在這一群與主親近的門徒之中,他對事務的評價卻如此的尖苛,讓人不舒服。約翰註腳了他就是『將賣耶穌的』,也將他日常的偷竊行為予以披露。


只是你們不常有我

猶大顧念的不是窮人,而是金錢的使用,並不照他的價值觀而行。馬利亞並不知道耶穌將要受害,卻無意間安慰了主的心『她是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約翰默默的看見一切,將這些都存在心中。他不能忘的是耶穌說『常有窮人與你們同在,只是你們不常有我。』約翰總是有他特殊的觀察角度,『不常有我』對這位主愛的門徒而言是一件值得注意的事。

默想

 

默想馬利亞對耶穌體恤溫柔的愛。試著向耶穌表達這樣的愛。

回應

 

親愛的主:讓我們珍愛你的同在超過一切,讓我們體會你的痛苦,讓我們安慰你的心懷。

在伯大尼看見拉撒路復活一事的人,他們中間有不同的反應。這些人不是都來為他們哀哭嗎?或者其中原本就有來窺探耶穌是否會來,或究竟會作什麼的閒雜人?

在看見這莫大的神蹟之後,有信的( 信耶穌是神差來作神之工的),也有去告訴法利賽人的。


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

不但這些看見神蹟的人的反應令我們驚訝,祭司長與法利賽人的反應也令我們驚訝『這人行好些神蹟,我們怎麼辦呢?』面對神的工作,宗教領袖竟不知如何回應,他們本是以色列的先生,是信仰的導師,他們卻不向百姓指證耶穌所作的工都是神的工。

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現勢的威嚇,如果以色列人都接受耶穌是彌賽亞,必然是迎進一個新的國度,而這新的國度必引致羅馬帝國的鎮壓,這就是他們的擔心。


預言耶穌要替這一國死

該亞法的說法『獨不想一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原本的意思是除滅耶穌,免得羅馬帝國來鎮壓時,就奪了他們的地土與百姓,看起來冠冕堂皇,卻是害怕自己的既有勢力被剝奪。他的用意是惡的,約翰卻說他無意間卻說中了神的計劃,神的計劃正是要以耶穌來代替全以色列,甚至全世界的人而死。


他們就尋找耶穌

耶穌再次遠離耶路撒冷,退到曠野。最後一次逾越節近了,人們照常前來守節,依然以耶穌為話題,卻不知陰影已經逼近了。

默想

 

默想自己是否曾質疑或迫害主的工作。

回應

 

親愛的主:你刻意將自己顯在人前,雖會遭遇逼迫也不退縮,你的時候到了,你來本是為著這個時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