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
- 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
- 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
- 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
- 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
- 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
- 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
-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 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
- 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 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 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裡。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裡。
-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
- 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
- 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
- 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 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
進階閱讀
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第五個主再來的比喻是「按才幹授責」的比喻。
主人的確是按著才幹授與三個僕人不同的銀兩,一個五千,一個二千,一個一千。
五千與二千都照比例賺回相當的數目,唯獨那一千的將銀子埋在地裏藏了。
當主人回來時,五千的與二千的都因適度地使用主人的財產營運以完成託付,以致被主人嘉獎,那個嘉獎是「良善又忠心」,良善是領受主人的善意,忠心是完成託付。他們的獎賞就是:
1.被託以更多的管理;
2.與主人一同快樂。
唯獨一千銀子的僕人,被稱為又惡又懶,惡是他誤解主人的善意,稱主人為忍心的,又以主人為強取的,因為他認為營運的風險是太過於高了,他寧可埋藏也不願冒失去銀子的危險,以致連最保險的方法,就是放債取利都不敢為。主人針對他對主人善意的誤解,以及未能忠於所託,將他所有的奪去。
這個比喻再度談及我們積極候主的心態,在主再來之前,我們如何充分並積極地運用主所託付的才能、金錢、時間,是正確合宜的等候主的態度。
比喻中也暗示今世候主的態度,與我們在將來國度中的承受有所關連。的確,我們今天都是預科生,有一天進入榮耀中與主一同管理時,今天的態度、努力,正是決定我們能以承受多少管理的因素。求主幫助每一個屬祂的子民,都能充分管理主所託付的,直至主說「忠心良善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
默想
親愛的主,相信你是良善之主,你託付我們的一切,必是我們能以承擔的,幫助我們正視我們在今世的責任,包括對家人、朋友、同事、以及服事上、恩賜上的責任,靠你量給我們的恩典與恩賜服事人、服事你。以致最後我們可以享受你的快樂。
回應
1.我是否坦然面對主的託付?
2.我是否善用主賜的才能、時間、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