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1-11-29 

主題 :   危難中的敬拜 

讀經 :  詩篇63:1~11  

閱讀經文

  1. (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
  2. 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
  3. 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的嘴唇要頌讚你。
  4. 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5. 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
  6. 【併於上節。】
  7. 因為你曾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
  8. 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9. 但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必往地底下去;
  10. 他們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
  11. 但是王必因神歡喜。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

進階閱讀

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

 

詩篇六三篇也是「大衛生平詩」,標題說「大衛在猶大曠野的時候,作了這詩」,本詩也是「信靠詩」,描述大衛在猶大曠野中飄泊不定時,對上帝的信靠。猶大曠野有許多洞穴,大衛往往以洞穴為家,他也因此被稱為「洞穴詩人」。我們似乎可以看見這幅圖畫,一個隱藏在洞穴中的流離之人,彈著他的琴,向上帝唱出對祂的渴想。


一、我的心切慕你

首先大衛描述自己如同「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這可能是靈裡的枯乾,但也帶著實質乾渴的可能,因為他在曠野飄蕩,口中的乾渴反映出心中的饑渴,對水的渴望與對上帝的渴想互相呼應「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大衛回想當年「我在聖所中曾如此瞻仰你,為要見你的能力和你的榮耀」,他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渴慕上帝的人,也曾親身經歷上帝榮耀的同在。因此無論到了哪裡,他的渴慕都不會稍減。因為「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這是一種從自身的苦難,轉向上帝榮耀的過程,輕看羞辱,因為知道上帝裡面有說不盡的豐盛,即便現在自己無法經歷,也絲毫不減損上帝的本質,因此「我的嘴唇要頌讚你。我還活的時候要這樣稱頌你;我要奉你的名舉手。」


二、我在床上記念你

夜間往往是人焦慮的時刻,白天疲於逃命,還不知夜宿何處,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安身的洞穴,夜深人靜,必定是悲從中來。然而大衛卻選擇在夜間讚美「我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我也要以歡樂的嘴唇讚美你。」讚美帶來喜樂,帶來滿足,帶來對上帝的信心「因為你曾幫助我,我就在你翅膀的蔭下歡呼。我心緊緊地跟隨你;你的右手扶持我。」


三、王必因上帝歡喜

他也想到白天那些「尋索要滅我命的人」,他深知他們走在敵擋上帝的路上「必往地底下去;……必被刀劍所殺,被野狗所吃」。他自己要「因神歡喜」,因為他口中誠實,心中無愧「凡指著他發誓的必要誇口,因為說謊之人的口必被塞住。」這裡的「王必因神歡喜」,也有學者因此認為本詩應放在大衛逃躲他兒子押沙龍的年代,因為當時他已作王,而以王的身分流離。

默想

 

我是否經歷我自己人生的曠野?我在曠野的生涯中,究竟饑渴於什麼?是主自己,或是其他一些人或事物?究竟什麼能夠真正滿足我的饑渴?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叫人夜間歌唱的主,求你在我睡覺時,將一首得勝的歌、安慰的歌、親愛的歌,放在我的裡面,讓我心滿意足於你的同在。阿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