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
- 有的說:我們和兒女人口眾多,要去得糧食度命;
- 有的說:我們典了田地、葡萄園、房屋,要得糧食充飢;
- 有的說:我們已經指著田地、葡萄園,借了錢給王納稅。
- 我們的身體與我們弟兄的身體一樣;我們的兒女與他們的兒女一般。現在我們將要使兒女作人的僕婢,我們的女兒已有為婢的;我們並無力拯救,因為我們的田地、葡萄園已經歸了別人。
- 我聽見他們呼號說這些話,便甚發怒。
- 我心裡籌劃,就斥責貴冑和官長說:你們各人向弟兄取利!於是我招聚大會攻擊他們。
- 我對他們說:我們盡力贖回我們弟兄,就是賣與外邦的猶大人;你們還要賣弟兄,使我們贖回來嗎?他們就靜默不語,無話可答。
- 我又說:你們所行的不善!你們行事不當敬畏我們的神嗎?不然,難免我們的仇敵外邦人毀謗我們。
- 我和我的弟兄與僕人也將銀錢糧食借給百姓;我們大家都當免去利息。
- 如今我勸你們將他們的田地、葡萄園、橄欖園、房屋,並向他們所取的銀錢、糧食、新酒,和油,百分之一的利息都歸還他們。
- 眾人說:我們必歸還,不再向他們索要,必照你的話行。我就召了祭司來,叫眾人起誓,必照著所應許的而行。
- 我也抖著胸前的衣襟,說:凡不成就這應許的,願神照樣抖他離開家產和他勞碌得來的,直到抖空了。會眾都說:阿們!又讚美耶和華。百姓就照著所應許的去行。
- 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就是從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直到三十二年,共十二年之久,我與我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
- 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
- 並且我恆心修造城牆,並沒有置買田地;我的僕人也都聚集在那裡做工。
- 除了從四圍外邦中來的猶大人以外,有猶大平民和官長一百五十人在我席上吃飯。
- 每日預備一隻公牛,六隻肥羊,又預備些飛禽;每十日一次,多預備各樣的酒。雖然如此,我並不要省長的俸祿,因為百姓服役甚重。
- 我的神啊,求你記念我為這百姓所行的一切事,施恩與我。
進階閱讀
主題:敬畏神的行事態度
神的百姓中間有了貧困的問題。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百姓中間的身強力壯者,參與了修造城牆的工作,以致留在家中的妻兒老小沒有經濟來源,田地、葡萄園又乏人照管,加上饑荒缺糧,生活就陷入困境。
但是,我們從經文的描述看到:「他們埋怨他們的弟兄猶大人」(1節),而尼希米也招聚大會,斥責那些貴胄和官長,因為他們向弟兄取利(7節),而這可能是造成貧困的最主要原因。
借錢的行為本身是中立的,但是社會上經常有人從中非法取利。摩西的律法書特別強調:弟兄若因貧困而借錢,不可向他取利(參利二十五35~37),借給外邦人則可以取利(參申二十三19~20),至於抵押品也有特別的教導(參出二十二25~27;申二十四10~13)。可是,這些猶大的貴胄和官長不但沒有憐憫弟兄的心,反而藉此機會放債取利,陷弟兄於更大的困境中,明顯違反神的法則!難怪尼希米會說他們「所行的不善」,也不敬畏神(9節)。
一個敬畏神的行事態度,是以神的話為準則,凡所行的也應以愛心為出發點,而非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聖經也提到:憐憫貧窮人的人,是有福的──「人以厚利加增財物,是給那憐憫窮人者積蓄的」(箴二十八8)。
另外,第15節提到:「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尼希米因為敬畏神,而放棄了他原本可以擁有的省長俸祿(14節),而且他專心修造城牆,沒有為自己打算。我們從他身上看見另一個敬畏神的行事態度,就是因為愛弟兄的緣故,甘願放棄自己擁有的權利,以致能夠專心服事神。尼希米不但沒有向弟兄取利、加重他們的負擔,反而大方、慷慨地與人分享他所擁有的,好能減輕他們的重擔。這就是一個敬畏神的人行事的態度!
但願我們都能效法尼希米的生命,在生活中操練愛肢體的心,為神的國度竭力擺上!
回應
主啊!幫助我學習凡事因為敬畏祢,就選擇照祢的真理而行,以愛心、捨己來回應周
圍人的需要。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以弗所書四章28節
28 從前偷竊的,不要再偷;總要勞力,親手做正經事,就可有餘分給那缺少的人。
QT經文
尼希米記五章1~19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