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 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義大利營的百夫長。
- 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
- 有一天,約在申初,他在異象中明明看見神的一個使者進去,到他那裡,說:哥尼流。
- 哥尼流定睛看他,驚怕說:主啊,什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賙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
- 現在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
- 他住在海邊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房子在海邊上。
- 向他說話的天使去後,哥尼流叫了兩個家人和常伺候他的一個虔誠兵來,
- 把這事都述說給他們聽,就打發他們往約帕去。
- 第二天,他們行路將近那城。彼得約在午正,上房頂去禱告,
- 覺得餓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預備飯的時候,彼得魂遊象外,
- 看見天開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
- 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 又有聲音向他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 彼得卻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物和不潔淨的物,我從來沒有吃過。
- 第二次有聲音向他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 這樣一連三次,那物隨即收回天上去了。
進階閱讀
兩位虔誠禱告的人
百夫長哥尼流:
一、百夫長的資格
百夫長為羅馬軍隊的中堅份子。資格是「百夫長不要血氣之勇,不要鹵莽,要作良好的領袖,有穩定而又謹慎的心理,不輕易採取攻勢,不隨便發動戰事,但當挫敗和艱難來臨時,能以站立在他們的崗位上而堅定不搖。」這是哥尼流的基本背景。教會歷史上,以這樣一位軍人作為外邦人成為基督徒的轉捩點是很有意思。你相信神關懷你國家的軍人歸主嗎?
二、虔誠的百夫長
1.虔誠人(2節):從百夫長身上我們看見一件美好的平衡,就是一個忠於國家的軍人或公教人員,可以同時作一個忠於神的虔誠人。這樣美好的平衡不是頂容易,卻並非不可能。你在愛神與愛國上能平衡嗎?
2.全家都敬畏神(2節):在哥尼流身上,更寶貴的是他影響全家的人敬畏主。你的虔誠影響全家人敬畏主嗎?
3.虔誠兵(7節):哥尼流不但在家有屬靈的影響力,在崗位上亦有屬靈的影響力。神揀選這樣一位富有影響力的人,成為教會歷史上第一位外邦基督徒,實有祂的美意。你在職業上有屬靈的影響力嗎?
三、虔誠與賙濟(3節)
一個好軍官最主要的資格是忠誠、勇敢、善戰,可是哥尼流除有這些美德外,有更明顯愛神、愛人的美德。真正的虔誠必須在這兩方面取得平衡。「在神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一27)
四、虔誠與禱告
1.常常禱告神(2節):禱告是否已成為你生命的一部份?
2.蒙紀念的禱告(4節):你信神在暗中察看、垂聽、紀念我們的禱告與善行嗎?
3.見異象的禱告(3節):禱告與異象關係密切。
4.順服的禱告(7〜8節):沒有順服的禱告與異像有什麼價值呢?禱告與異象因順服得美好的結果。
使徒彼得:
一、午正房頂的禱告(9節)
沒有一個神所重用的人不是禱告的人,彼得所以被神重用也是因他是一位虔誠禱告的人。他十天恆切禱告(徒一14)、申初禱告(徒三1)、被逼迫後禱告(徒四31)、為執事按手禱告(徒六6)…,現在是午正時,也上房頂禱告。你是否願作禱告的人?
二、天開的禱告(11節)
我們不但要禱告,要禱告到「通」。我不一定要外面的肉眼看見天開,但心靈的眼睛應常看見天是開的。
三、矛盾的禱告(14節)
「主啊!這是不可的。」「主」與「不」是最不應該放在一起的字眼,若真尊祂為「主」,怎能說「不」呢?這是彼得第二次嚴重的善意不順服。第一次是「主啊!萬不可如此,這事必不…」(太十六22),你是否把「主」與「不」聯在一起?你是否曾故作聖潔的把神所聖潔的當作俗物?
默想
回應
主,我願作禱告的人,更願作順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