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 彼得就開口說: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
- 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
- 神藉著耶穌基督(他是萬有的主)傳和平的福音,將這道賜給以色列人。
- 這話在約翰宣傳洗禮以後,從加利利起,傳遍了猶太。
- 神怎樣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這都是你們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醫好凡被魔鬼壓制的人,因為神與他同在。
- 他在猶太人之地,並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有我們作見證。他們竟把他掛在木頭上殺了。
- 第三日,神叫他復活,顯現出來;
- 不是顯現給眾人看,乃是顯現給神預先所揀選為他作見證的人看,就是我們這些在他從死裡復活以後和他同吃同喝的人。
- 他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證明他是神所立定的,要作審判活人、死人的主。
- 眾先知也為他作見證說: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
- 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
- 那些奉割禮、和彼得同來的信徒,見聖靈的恩賜也澆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
- 因聽見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為大。
- 於是彼得說:這些人既受了聖靈,與我們一樣,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呢?
- 就吩咐奉耶穌基督的名給他們施洗。他們又請彼得住了幾天。
進階閱讀
神是不偏待人的
一、神不偏待人(34節)
1.我真看出神是不偏待人的(34節):以前彼得「看不出」,現在不但「看出」,而且「真看出」。你真看出了沒有?神不偏待人,你敢偏待人嗎?
2.原來各國中(35節):從膚色而言,神是「色盲」的,祂絕不會種族岐視,祂更沒有國籍偏見。
3.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為主所悅納(35節):你是什麼膚色、國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誠心敬畏主。
二、耶穌不偏待人
1.萬有的主不偏待人(36節):主不單是少數民族的主,更不單是猶太人的主,祂是萬有的主、全地的主。
2.有次序卻不偏待人的主:福音雖是先傳給以色列人(36節),卻不停在他們身上。「普天下」、「萬民」、「直到地極」,這些主的話,可看出主是不偏待人的。
3.得勝的主:主得勝魔鬼(38節),得勝死亡(40節),祂的死與復活不只是為猶太人,而是為全地的人。
4.審判活人死人的主:祂不照「國籍」、「膚色」、「地位」來審判,而是按「公義」審判天下。
5.祂吩咐我們傳道給「眾人」(42節):這話彼得過去很熟悉,卻似乎因根深蒂固的傳統與觀念,使他不但不清楚這樣的吩咐,甚至拒絕這樣的吩咐。不但拒絕,而且拒絕得很「自負」。現在他知道這眾人,不只是「猶太人的眾人」,而是「普天下的眾人」。
6.「凡」信祂的人,必因祂的名得蒙赦罪(43節):這「凡」很重要,很寶貴。因這「凡」字,我們這些外邦人才能蒙恩得救。
三、聖靈不偏待人
1.彼得還說這話的時候(44節):聖靈似乎迫不及待的要顯明祂與神,與耶穌一樣不偏待人,祂沒等彼得講完,沒等彼得按手禱告,就降在人身上。聖靈啊!感謝你,因你不偏待人。你信聖靈不偏待當時的人,也不偏待現在的人嗎?你信聖靈在韓國工作,也在這工作嗎?
2.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4節):「一切」兩字何等寶貴,何等奇妙!
四、使徒不敢偏待人
1.受聖靈,與我們一樣(47節):但願五旬節的聖靈,「一樣」充滿在我們身上。
2.誰能禁止用水給他們施洗(47節):有人先被聖靈充滿,後受洗;有人同時發生;有人先受洗,後被聖靈充滿。
3.又請彼得住了幾天(48節):彼得本來的觀念是「猶太人和別國的人親近來往,本是不合例的」。現在彼得不敢偏待人,與他同住幾天。
五、稀奇的門徒(45節)
這群自認被神「偏待」、「厚待」奉割禮的門徒,本來很想偏待外邦人,不過「看見」聖靈的恩賜不偏待外邦人,稀奇萬分。
默想
回應
何等稀奇,三一神,你不偏待我。
靈修經文
- 使徒和在猶太的眾弟兄聽說外邦人也領受了神的道。
- 及至彼得上了耶路撒冷,那些奉割禮的門徒和他爭辯說:
- 你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了。
- 彼得就開口把這事挨次給他們講解說:
- 我在約帕城裡禱告的時候,魂遊象外,看見異象,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從天縋下,直來到我跟前。
- 我定睛觀看,見內中有地上四足的牲畜和野獸、昆蟲,並天上的飛鳥。
- 我且聽見有聲音向我說:彼得,起來,宰了吃!
- 我說:主啊,這是不可的!凡俗而不潔淨的物從來沒有入過我的口。
- 第二次,有聲音從天上說:神所潔淨的,你不可當作俗物。
- 這樣一連三次,就都收回天上去了。
- 正當那時,有三個人站在我們所住的房門前,是從該撒利亞差來見我的。
- 聖靈吩咐我和他們同去,不要疑惑【或作:不要分別等類】。同著我去的,還有這六位弟兄;我們都進了那人的家,
- 那人就告訴我們,他如何看見一位天使,站在他屋裡,說:你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
- 他有話告訴你,可以叫你和你的全家得救。
- 我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像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
- 我就想起主的話說:約翰是用水施洗,但你們要受聖靈的洗。
- 神既然給他們恩賜,像在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時候給了我們一樣;我是誰,能攔阻神呢!
- 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只歸榮耀與神,說:這樣看來,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了。
- 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並安提阿;他們不向別人講道,只向猶太人講。
- 但內中有居比路和古利奈人,他們到了安提阿也向希利尼人傳講主耶穌【有古卷作:也向說希利尼話的猶太人傳講主耶穌】。
- 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就很多了。
- 這風聲傳到耶路撒冷教會人的耳中,他們就打發巴拿巴出去,走到安提阿為止。
- 他到了那裡,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勸勉眾人,立定心志,恆久靠主。
- 這巴拿巴原是個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於是有許多人歸服了主。
- 他又往大數去找掃羅,
- 找著了,就帶他到安提阿去。他們足有一年的工夫和教會一同聚集,教訓了許多人。門徒稱為基督徒是從安提阿起首。
- 當那些日子,有幾位先知從耶路撒冷下到安提阿。
- 內中有一位,名叫亞迦布,站起來,藉著聖靈指明天下將有大饑荒。這事到革老丟年間果然有了。
- 於是門徒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送去供給住在猶太的弟兄。
- 他們就這樣行,把捐項託巴拿巴和掃羅送到眾長老那裡。
進階閱讀
突破傳統與教會增長
一、教會增長與傳統的阻力(2節)
撒但攔阻教會增長的技倆很多,其中最具威力的是傳統的阻力。撒但利用傳統阻礙教會增長是牠最慣用的手段。這有一群人,不因福音廣傳、外邦人蒙恩得救而高興,反因彼得進入未受割禮之人的家,和他們一同吃飯而忿怒(3節)。這些人甘願被撒但利用,以傳統來攔阻神(17節),攔阻教會增長。你心中有這種傳統阻力嗎?你教會有這阻力嗎?
二、使徒與突破傳統
路加不惜非常有限的篇幅(以前的紙張是非常笨重的蒲紙),把彼得突破傳統的事件,那樣詳細的記載兩次,這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了。這次的突破是極重要、極艱難的突破。彼得在這兩次突破中,是站在相當「被動」的態勢中,若不是神主動再三的異象與聲音,聖靈主動的印證與命令,哥尼流主動的信心與邀請,彼得要突破那猶太人數千年顛撲不破的傳統實在不易。感謝神,這傳統突破了。突破的事實不但有三一神明確的引領,彼得特別指出一個「屬七」完全的見證(彼得加上六位弟兄)(12節)。埃及法律中,最有力的證人是七人;羅馬法律中,重要的檔案蓋七個印章。面對這有力的見證,「眾人聽見這話,就不言語了…(18節)」。
三、門徒與突破傳統(20節)
腓利在福音傳播上是半突破(撒瑪利亞人是半猶太人),彼得的突破是被動的突破,現在這群居比路和古利奈人(可佩的無名英雄)把福音主動並完全突破了。這是教會向普世傳福音的開始。這些人勇敢所踏出的「一小步」,是宣教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大步」。這一突破,展開使徒行傳開始以安提阿代替耶路撒冷為中心的一頁。這一突破,帶來主的同在(教會最寶貴的恩典),帶來教會增長(21節)。
四、教會的突破與教會的增長(22節)
若不是患難與逼迫,耶路撒冷教會的事奉是相當「地域性」的。現在教會主動的作差傳工作,差派一位心胸寬大的好人,被聖靈充滿、大有信心的巴拿巴,到安提阿教會做教導與牧養的工作。耶路撒冷這樣的突破,加上巴拿巴這樣優秀的領袖,教會在質量上當然快速增長(23〜24節)。你的教會是否也有些方面該突破?
五、領袖心胸的突破與教會增長(25節)
巴拿巴沒有「地盤」觀念,他以神國度及教會的需要為重。他不但突破自己「得失」的心態,也突破教會「一人牧養」的觀念,他尋找一位最有潛力的同工─掃羅。他幫助掃羅突破事奉的範圍。這個突破不隻影響安提阿教會,更影響整個神的國度。除神以外,誰能衡量這次突破的價值!
六、信徒的全面突破(26〜27節)
因著巴拿巴與保羅一年美好的團隊配搭,帶來整個教會全面的增長與突破。門徒被稱為基督徒本是被輕蔑的綽號,後來卻成為信徒引以為榮的稱呼了。
七、教會關懷的突破(29節)
深入、系統的教導,帶來美好愛心的行動。突破關懷自己堂會的心態,能關懷遠方肢體的需要。由「門徒定意」比「領袖的推動」更美、更深入(29節)。
默想
回應
求主在我們中間不斷做突破的工作。
靈修經文
- 那時,希律王下手苦害教會中幾個人,
- 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
- 他見猶太人喜歡這事,又去捉拿彼得。那時正是除酵的日子。
- 希律拿了彼得,收在監裡,交付四班兵丁看守,每班四個人,意思要在踰越節後把他提出來,當著百姓辦他。
- 於是彼得被囚在監裡;教會卻為他切切的禱告神。
- 希律將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鍊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
- 忽然,有主的一個使者站在旁邊,屋裡有光照耀,天使拍彼得的肋旁,拍醒了他,說:快快起來!那鐵鍊就從他手上脫落下來。
- 天使對他說:束上帶子,穿上鞋。他就那樣做。天使又說:披上外衣,跟著我來。
- 彼得就出來跟著他,不知道天使所做是真的,只當見了異象。
- 過了第一層第二層監牢,就來到臨街的鐵門,那門自己開了。他們出來,走過一條街,天使便離開他去了。
- 彼得醒悟過來,說:我現在真知道主差遣他的使者,救我脫離希律的手和猶太百姓一切所盼望的。
進階閱讀
希律的手與教會的禱告
一、希律的手(1節)
1.希律的背景:他是大希律(欺騙東方博士者)之孫,亞利多布之子。他在羅馬受教育,卻竭力遵守猶太人的律法和儀文,因此很受猶太人愛戴。
2.希律的心:在他守律法的外表,有一顆詭詐、殘暴的心。外表看起來他是有權、有自由的人,其實他不但作律法的奴僕,也作「自我的地位」及「眾人喜悅」的奴僕。一個刻意討人喜歡的人,必然在真理中沒有自由。
3.希律的殘暴:過去反對教會都是由猶太的宗教領袖發起的,隨著神道的興旺、教會的增長,陰間動用政治方面統治者的力量,並猶太一般百姓的力量(11節)。希律先是苦害教會中幾個人,用刀殺了雅各(2節),見猶太人喜歡,又去捉彼得收在監(3〜4節)。犧牲義人的生命,為要取悅一群不義的人,這是何等可悲的事!
二、教會的手
教會手無寸鐵,沒刀也沒槍,沒權也沒勢,面對這樣變本加厲的逼迫,教會只有舉起手來切切禱告神。感謝神,祂賜給教會禱告的權柄。什麼權柄比禱告的權柄更有力量?什麼路比禱告的路更通暢呢?你的教會是不是切切禱告的教會?你相信禱告的手能改變世界嗎?
三、彼得的手
彼得的手是被捆綁的,彼得的身體是帶著鐵鍊(6節),他不但被層層鐵門鎖住(10節),也被十六個兵丁輪流層層看守,他的生命已經危在旦夕(6節)。感謝神,他沒喪膽不安,他把神擺在他面前,因神在他右邊,他便不至動搖,因此他心歡喜、靈快樂,肉身也安然居住,他睡得十分甘甜。願主使我們的心常安息在祂面。
四、神的手
何等稀奇!至高全能的神,願意垂聽我們這些卑微的人的禱告。每當我們舉起軟弱的手禱告,神全能的膀臂就伸出。
1.忽然有主的使者(7節):主的手常在最重要的時刻伸出來。人的盡頭是神的起頭。你有這經歷嗎?
2.拍醒彼得(7節):明白要被處死,仍然睡得那樣甜,何等奇妙!
3.何等從容(8節):我們的神沒有急忙的影兒。「束上帶子、穿上鞋…,披上外衣跟著我來。」這似乎不像一個逃獄的人。
4.鐵門自己開了(10節):禱告使神斷開我們的鎖鍊,使神開了那緊閉的門。讓我們同心來禱告吧!
5.我現在真知道主差遣祂的使者救我…(11節):你對主有真實的經歷嗎?
默想
回應
求主使我學習切切的禱告,不只在患難時,平時也能切切的禱告。
靈修經文
- 想了一想,就往那稱呼馬可的約翰、他母親馬利亞家去,在那裡有好些人聚集禱告。
- 彼得敲外門,有一個使女,名叫羅大,出來探聽,
- 聽得是彼得的聲音,就歡喜的顧不得開門,跑進去告訴眾人說:彼得站在門外。
- 他們說:你是瘋了!使女極力的說:真是他!他們說:必是他的天使!
- 彼得不住的敲門。他們開了門,看見他,就甚驚奇。
- 彼得擺手,不要他們作聲,就告訴他們主怎樣領他出監;又說:你們把這事告訴雅各和眾弟兄。於是出去,往別處去了。
- 到了天亮,兵丁擾亂得很,不知道彼得往哪裡去了。
- 希律找他,找不著,就審問看守的人,吩咐把他們拉去殺了。後來希律離開猶太,下該撒利亞去,住在那裡。
- 希律惱怒推羅、西頓的人。他們那一帶地方是從王的地土得糧,因此就託了王的內侍臣伯拉斯都的情,一心來求和。
- 希律在所定的日子,穿上朝服,坐在位上,對他們講論一番。
- 百姓喊著說:這是神的聲音,不是人的聲音。
- 希律不歸榮耀給神,所以主的使者立刻罰他,他被蟲所咬,氣就絕了。
- 神的道日見興旺,越發廣傳。
- 巴拿巴和掃羅辦完了他們供給的事,就從耶路撒冷回來,帶著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
進階閱讀
從馬可樓談到人生的終局
一、馬可樓
1.這是彼此分擔、彼此分享的地方:我們普通稱這樓為馬可樓,一般認為這樓就是耶穌受難前,最後晚餐的地方,這樓也是耶穌復活後,門徒同心合意恆切禱告的地方。在本段中我們可看出,這樓是雅各被殺、彼得被捉時,教會切切禱告的地方(5,12節)。彼得經歷主奇妙的拯救,他一出監,「想了一想」,覺得最合適去分享主恩的地方就是這裡。你在患難時,是否有人與你分擔?是否有地方卸下你的重擔?你的家是否願提供人在那裡聚集禱告,在那裡與人分擔、分享?
2.這是經歷神、操練信心的地方:門徒在這裡禱告、經歷聖靈的降臨,經歷神奇妙的拯救,他們的信心也一而再、再而三的得到操練。沒有信心的禱告主稱為「自言自語」。我們相信這些門徒有「祈求」的信心,可惜卻沒有「接受」及「馬上蒙應允」的信心。因此當主奇妙的手及時伸出時,他們認為報喜信的使女若不是「瘋了」,就是所見到的是彼得的「天使」(15節),一直到彼得「不住」敲門,他們開門後,才相信神奇妙的作為。你有祈求的信心,是否也有蒙應允的信心?你經歷過神如此操練你的信心嗎?
3.這是造就人、產生傳道人的地方:在這裡,不但門徒的信心、愛心、靈命得到造就,使徒的靈命也得到奇妙的更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這樓的小主人馬可,因著愛主的母親,也因著使徒們直接、間接的薰陶,更因在這裡經常有極美好的聚會與禱告,他羨慕善工,他開始跟隨他的親戚巴拿巴及保羅,到處去傳福音。你的家是否也是造就人、產生傳道人的地方?
二、人生的終局
1.雅各之死(2節):人生難免一死,可是有人的死重於泰山,有人的死卻輕如鴻毛。雅各是使徒中第一位殉道的人。他為主而活,也為主而死。這種生命是最有價值的生命。彼得、雅各、約翰這三位耶穌最核心的門徒,從壽命看非常不同。雅各最早殉道被主接去,彼得在最危急的時刻,被主拯救、為主傳道,雅各的弟弟約翰活到最老,為主留下最寶貴的福音書及啟示錄。三個人人生的際遇非常不同,誰優誰劣?孰好孰壞?我們很難判斷,我們只能說神的旨意最美好。神或讓你作雅各,或作彼得,或作約翰,你都願意嗎?
2.兵丁的死(19節):這些人是莫名其妙、糊裡糊塗的死。這些人前一天還生龍活虎、作威作福的活著,晚上還舒舒服服的睡著,第二天就不明不白的被拉去殺了。我們千萬不要以為只有老人、病人才會死,我們的生命要隨時預備妥當,好朝見我們的神。
3.希律的死(19節):他自以為是滿有權柄、滿有財富、滿有榮耀的王;他也以為別人的生命操在他的手中,他只會看別人死,自己不會死的;沒想到這位「大王」,卻敵不過「小蟲」,生命在神的忿怒中立刻消失了。
默想
回應
求主讓我把榮耀、權柄、尊貴都歸給你。
靈修經文
- 在安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就是巴拿巴和稱呼尼結的西面、古利奈人路求,與分封之王希律同養的馬念,並掃羅。
- 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說: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我召他們所做的工。
- 於是禁食禱告,按手在他們頭上,就打發他們去了。
- 他們既被聖靈差遣,就下到西流基,從那裡坐船往居比路去。
- 到了撒拉米,就在猶太人各會堂裡傳講神的道,也有約翰作他們的幫手。
- 經過全島,直到帕弗,在那裡遇見一個有法術,假充先知的猶太人,名叫巴耶穌。
- 這人常和方伯士求保羅同在。士求保羅是個通達人,他請了巴拿巴和掃羅來,要聽神的道。
- 只是那行法術的以呂馬(這名翻出來就是行法術的意思)敵擋使徒,要叫方伯不信真道。
- 掃羅又名保羅,被聖靈充滿,定睛看他,
- 說:你這充滿各樣詭詐奸惡,魔鬼的兒子,眾善的仇敵,你混亂主的正道還不止住嗎?
- 現在主的手加在你身上,你要瞎眼,暫且不見日光。他的眼睛立刻昏蒙黑暗,四下裡求人拉著手領他。
- 方伯看見所做的事,很希奇主的道,就信了。
進階閱讀
差傳宣教的基地─安提阿
十三章開始是使徒行傳另一大段的開始。彼得的事奉已近尾聲,現在開始的是保羅三次的旅行佈道。宣教的基地也由耶路撒冷轉向安提阿。
一、安提阿教會團隊的事奉(1節) 教會的事奉不應是牧師一人「一腳踢」的事奉,應是團隊的事奉。安提阿教會有一群可愛的同工群,他們恩賜不同,有人是先知的恩賜,有人是教師的恩賜;種族不同,有猶太人,也有外邦人;地位不同,有貴族馬念,學者掃羅,勞工西面。他們一起配搭,一齊成全聖徒,建立基督的身體。你羨慕團隊事奉嗎?
二、安提阿教會同心的事奉(2節) 團隊事奉若缺少同心,比單獨的事奉更辛苦,更沒有果效。感謝主,安提阿教會的同工在團隊事奉中,雖然背景、種族、地位、恩賜不同,但他們同心事奉主。他們同心的祕訣是:大家以基督的心為心,體貼聖靈。你是否學會如何與人同心事奉?
三、安提阿教會付代價禱告的事奉(2節) 安提阿教會所以能成為差傳宣教的教會,主要因為他們不但是禱告的教會,更是付代價禱告的教會。深入有果效的事奉,必須建基於同心付代價的禱告。你是否在事奉與禱告中平衡?
四、安提阿教會聖靈掌權的事奉 1.聖靈說(2節):在你心裡、在你教會中、在你們開會時,聖靈有機會說話嗎?聖靈有權柄作決定嗎? 2.要為我分派巴拿巴和掃羅(2節):在同工的調派中,是你作主?是投票表決?或是聖靈作主?聖靈要差派教會中最優秀的同工出去,你們能同意嗎?你的思想是堂會為中心,或是神國度為中心? 3.聖靈差遣(4節):聖靈所分派的,你們肯按手嗎(3節)?聖靈所差遣的,你們樂意差遣嗎? 4.聖靈充滿(9節):聖靈所分派差遣的,聖靈必負祂一切的責任。聖靈的充滿是服事主的人絕對需要的。本節是掃羅稱為保羅的開始。
五、福音隊中團隊的事奉(2節) 1.巴拿巴:開始宣道時他是領頭,漸漸地他以同工的身份與掃羅有美好的配搭。 2.掃羅:他是巴拿巴所挖掘的一位滿有潛力的同工。他是使徒行傳後半段最主要的人物。 3.稱呼馬可的約翰為幫手(5節):訓練新同工是教會及事奉的團體不能忽略的事。
六、福音隊首先的事奉─居比路 巴拿巴是居比路(賽普勒斯)人,聖靈差他們首先在他的家鄉佈道。你是否關心過你家鄉人的靈魂?
七、有能力的事奉 耶穌之聖靈能力的應許,如何在耶路撒冷、撒瑪利亞應驗,現在在居比路也同樣應驗,慕道的方伯信主,敵真道的以呂馬瞎眼,這是聖靈的能力。
默想
回應
我願學習團隊同心禱告的事奉。
靈修經文
- 保羅和他的同人從帕弗開船,來到旁非利亞的別加,約翰就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去。
- 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來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進會堂坐下。
- 讀完了律法和先知的書,管會堂的,叫人過去,對他們說:二位兄台,若有什麼勸勉眾人的話,請說。
- 保羅就站起來,舉手,說: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請聽。
- 這以色列民的神揀選了我們的祖宗,當民寄居埃及的時候擡舉他們,用大能的手領他們出來;
- 又在曠野容忍【或作:撫養】他們,約有四十年。
- 既滅了迦南地七族的人,就把那地分給他們為業;
- 此後給他們設立士師,約有四百五十年,直到先知撒母耳的時候。
- 後來他們求一個王,神就將便雅憫支派中基士的兒子掃羅,給他們作王四十年。
- 既廢了掃羅,就選立大衛作他們的王,又為他作見證說:我尋得耶西的兒子大衛,他是合我心意的人,凡事要遵行我的旨意。
- 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為以色列人立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
進階閱讀
在彼西底的安提阿
一、保羅和他的同人(13節) 1.保羅:在這聖靈所差派的第一支宣教隊,保羅迅速的顯出他領袖的氣質與才幹,很快的在宣道隊中展現帶頭的恩賜。我們不可有屬世爭排名的「野心」,但我們應有更多被神重用的「雄心」。你相信作屬靈領袖不是罪嗎? 2.和他的同人(13節):這主要成員當然是巴拿巴及馬可。巴拿巴由領袖的職分中退下,毫無怨言。他看重神的安排與旨意過於領袖的地位。一位由領袖變成幫手,卻仍然能忠心、盡心事奉,這是靈命成熟的表徵。當別人靈命與恩賜更顯明時,你能滿心喜樂的扶持別人作領袖嗎?
二、約翰(馬可)離開他們回耶路撒冷(13節) 馬可在這宣道隊開始不久,就中途退出,給這宣道事工不少的打擊,保羅為此事心裡特別難過。馬可退出的原因,一般猜測是: 1.馬可出身在富裕的家庭,不能適應長期旅行佈道,思家、思親心切。 2.往彼西底的安提阿是一條非常艱苦的旅程,這城聳立在海拔三千六百呎高原,這旅程又是以劫匪和強盜出沒著名,馬可望而生畏,退出宣道隊。 3.保羅的名望開始大過他的親戚巴拿巴,在他不成熟的靈命中,產生不該有的嫉妒,因而忿怒的離開。 這些原因是否對你事奉的道路有些寶貴的教訓與啟示?
三、他們離了別加,往前行…(14節) 1.不懼同工的困難,往前行:他們少了一位重要的年輕助手,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他們仍然靠主往前行。你有同工的難處嗎?不要後退,往前行吧! 2.不懼旅途的艱險,往前行(14節):這旅途的艱險,在第二點中已說明,他們不畏艱險往前行,這是基督精兵應有的心態。你像馬可往後退,或是像保羅往前行? 3.不懼身體的疾病,往前行:加拉太書是保羅寫給彼西底的安提阿、以哥念、路司得和特庇等地的人。他說:「你們知道我頭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疾病。」(加四13)瞿輔民(DR. R. A. Jaffray)、錫安堂的榮耀秀教士(Pearl G. Young)、蘇恩佩、劉俠,他們最美、最有果效的事奉都是帶病完成的。願主使我們帶病仍然往前行。
四、保羅的講道─歷史的回顧 歷史充滿了神的啟示與教訓,值得我們再三回味。 1.神的作為:祂是「揀選」的神,「抬舉」我們的神,「引領」、「容忍」的神(17〜18節),他也是「保護」、「賞賜」的神(19節)。你經歷過神嗎? 2.求一個王(21節):求王是神所不喜悅的。我們可以有領袖,卻不該求代替神權柄的「王」。求主除去我們求王的心,讓我們尊祂為王,並在祂面學習作王。 3.有始無終的掃羅(22節):掃羅是屬肉體的,也是屬肉體的代表人物。這種人至終必被神所廢。求主廢我心中的肉體,讓神在我裡面掌權。 4.合神心意的大衛(22節): (1)神在尋找這樣的人。你合神心意嗎? (2)他合神心意,因他凡事要遵行神的旨意。你是否凡事願遵行神的旨意? (3)大衛的子孫─救主耶穌,這是神的應許,也是神的恩典。
默想
回應
求主使我不畏艱難,凡事願遵行神的旨意。
靈修經文
- 在他沒有出來以先,約翰向以色列眾民宣講悔改的洗禮。
- 約翰將行盡他的程途說:你們以為我是誰?我不是基督;只是有一位在我以後來的,我解他腳上的鞋帶也是不配的。
- 弟兄們,亞伯拉罕的子孫和你們中間敬畏神的人哪,這救世的道是傳給我們的。
-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們的官長,因為不認識基督,也不明白每安息日所讀眾先知的書,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應了先知的預言;
- 雖然查不出他有當死的罪來,還是求彼拉多殺他;
- 既成就了經上指著他所記的一切話,就把他從木頭上取下來,放在墳墓裡。
- 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
- 那從加利利同他上耶路撒冷的人多日看見他,這些人如今在民間是他的見證。
- 我們也報好資訊給你們,就是那應許祖宗的話,
- 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 論到神叫他從死裡復活,不再歸於朽壞,就這樣說:我必將所應許大衛那聖潔、可靠的恩典賜給你們。
- 又有一篇上說:你必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
- 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或作:大衛按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
- 惟獨神所復活的,他並未見朽壞。
- 所以,弟兄們,你們當曉得:赦罪的道是由這人傳給你們的。
- 你們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稱義的事上信靠這人,就都得稱義了。
- 所以,你們務要小心,免得先知書上所說的臨到你們。
- 主說:你們這輕慢的人要觀看,要驚奇,要滅亡;因為在你們的時候,我行一件事,雖有人告訴你們,你們總是不信。
進階閱讀
保羅在彼西底安提阿的證道
默想
回應
我願忠心傳揚主的福音。
靈修經文
- 他們出會堂的時候,眾人請他們到下安息日再講這話給他們聽。
- 散會以後,猶太人和敬虔進猶太教的人多有跟從保羅、巴拿巴的。二人對他們講道,勸他們務要恆久在神的恩中。
- 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幾乎都來聚集,要聽神的道。
- 但猶太人看見人這樣多,就滿心嫉妒,硬駁保羅所說的話,並且毀謗。
- 保羅和巴拿巴放膽說:神的道先講給你們原是應當的;只因你們棄絕這道,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們就轉向外邦人去。
- 因為主曾這樣吩咐我們說:我已經立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救恩,直到地極。
- 外邦人聽見這話,就歡喜了,讚美神的道;凡預定得永生的人都信了。
- 於是主的道傳遍了那一帶地方。
- 但猶太人挑唆虔敬、尊貴的婦女和城內有名望的人,逼迫保羅、巴拿巴,將他們趕出境外。
- 二人對著眾人跺下腳上的塵土,就往以哥念去了。
- 門徒滿心喜樂,又被聖靈充滿。
進階閱讀
福音在彼西底的安提阿
彼西底的安提阿是由亞力山大大帝的一個繼承者在主前三百年創建的。因著它的地理位置,這城成為混雜的地方,城中有希臘人、猶太人、羅馬人、及不少本地的弗呂家人。保羅在這城的宣道產生極大的震憾,也帶給很多不同的反應。
一、饑渴的慕道者 1.想繼續聽的慕道者(42節):這第一批聽眾對保羅所傳的福音相當有興趣,聽了還要再聽。你喜歡聽道嗎? 2.馬上跟從的人(43節):這是一群不肯「散會」的人,前一種人覺得不錯,下週再來聽,但這些人馬上有反應,盼望馬上得更多幫助。保羅照他們渴慕的程度,馬上給他們進一步的幫助,你對神的道如此渴慕嗎? 3.恆久在神恩中的人(43節):在第二類的人中,有些人聽保羅他們兩人的勸勉,恆久在神的恩中。 4.合城的慕道友(44節):因著上述三種人的見證,一週來影響全城的人聚集,要聽神的道。主啊!求你在這些年間恢復這樣的福音影響力。
二、滿心嫉妒的猶太人(45節) 猶太人常被認為頑固、小氣,其實他們也是一個善妒自傲的民族。他們不能容忍與他們不同卻比他們更被擁戴的人或信仰。另一方面充滿特權的猶太教根本無法接納一個充滿分享的基督教。 1.看見人這樣多(45節):他們看見人多就眼紅,因此看見真理,卻聽不進福音。你對所看見的,是善性或惡性反應? 2.滿心嫉妒(45節):滿心嫉妒,那有空處留給主呢? 3.硬駁(45節):這是撒但的手段。你是平心靜氣說理呢?或是硬駁?你開會時是否曾對同工硬駁? 4.毀謗(45節):仇敵動口硬駁不夠,加上更厲害的毀謗。 5.挑唆(50節):仇敵是不肯單獨迎戰的,他們很會挑唆有利用價值的人來反對福音。你是否容易被利用? 6.逼迫與趕出(50節):仇敵先是動心(嫉妒),接著是動口(硬駁、毀謗),再來就是動員(挑唆),最後是動手(趕出)了。
三、歡喜領受救恩的外邦人 1.外邦人的光(47節):福音真光不但照在猶太人,也照在外邦人當中。猶太人視外邦人是待燒的糠粃,基督卻視外邦人為待收割的莊稼。 2.施行救恩,直到地極(47節):福音絕不是猶太人的特權,乃是全地萬民的好消息。 3.因領受救恩而歡喜的外邦人(48節):感謝主,因祂的救恩包括你我這些外邦人。 4.讚美神的道(48節):神的道與三一神都是可讚美的。 5.凡豫定的人都信了(48節):猶太人誤用自由意志的結果不是自由,而是滅亡,外邦人善用自由意志卻得永生。
四、放膽傳講主道的傳道人(46節) 保羅在艱難中放膽講道(46節),在人棄絕中轉向外邦(46節),在神旨意中傳遍主道(49節),在逼迫中跺下塵土,滿心喜樂並被聖靈充滿(51〜52節)。
靈修經文
- 二人在以哥念同進猶太人的會堂,在那裡講的,叫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信的很多。
- 但那不順從的猶太人聳動外邦人,叫他們心裡惱恨弟兄。
- 二人在那裡住了多日,倚靠主放膽講道;主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證明他的恩道。
- 城裡的眾人就分了黨,有附從猶太人的,有附從使徒的。
- 那時,外邦人和猶太人,並他們的官長,一齊擁上來,要凌辱使徒,用石頭打他們。
- 使徒知道了,就逃往呂高尼的路司得、特庇兩個城和周圍地方去,
- 在那裡傳福音。
- 路司得城裡坐著一個兩腳無力的人,生來是瘸腿的,從來沒有走過。
- 他聽保羅講道,保羅定睛看他,見他有信心,可得痊癒,
- 就大聲說:你起來,兩腳站直!那人就跳起來,而且行走。
- 眾人看見保羅所做的事,就用呂高尼的話大聲說:有神藉著人形降臨在我們中間了。
- 於是稱巴拿巴為丟斯,稱保羅為希耳米,因為他說話領首。
- 有城外丟斯廟的祭司牽著牛,拿著花圈,來到門前,要同眾人向使徒獻祭。
- 巴拿巴、保羅二使徒聽見,就撕開衣裳,跳進眾人中間,喊著說:
- 諸君,為什麼做這事呢?我們也是人,性情和你們一樣。我們傳福音給你們,是叫你們離棄這些虛妄,歸向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
- 他在從前的世代,任憑萬國各行其道;
- 然而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來,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
- 二人說了這些話,僅僅的攔住眾人不獻祭與他們。
進階閱讀
宣道隊在以哥念、路司得
一、宣道隊在以哥念 以哥念距離安提阿約九十哩,是一個相當古老的城市。
1.保羅與巴拿巴(1節):「二人」是同心事奉的基本單位。你是否一個人孤軍奮戰?求主為你預備屬靈的同工或同伴吧。
2.猶太人與希利尼人:福音傳揚的對像是不分國籍、種族的,但對福音的反應常是有極大的差異。主的十架分開得救與沉淪的強盜只是一個開始,以後十架真道的傳揚,在各地都是如此把信與不信分開。在以哥念也不例外(4節),在這有很多猶太人和希利尼人相信(1節),也有不少猶太人與外邦人反對福音。在真理面前無法中立,不是服膺真理,就是與真理為敵。
3.恩道證明(3節): (1)依靠主放膽講道(3節):他們不但「講道」,講的是「嗯道」。不但是「放膽講道」,更是「依靠主」講道。你常講什麼?你傳福音時是依靠主嗎? (2)主藉他們的手施行神蹟、奇事(3節):恩道的證明,不但需要口傳的「道」,更需要手行的「神蹟」。不是我們的手能行神蹟,乃是主藉著我們行出來。
4.撒但的手與主的手(5節):撒但藉著這些敵對之人的手,反對福音,逼迫保羅和巴拿巴。若靠著我們的手怎能敵擋得住,絕對需要主的手伸出來。你相信主的手能勝過撒但的手嗎?
5.逃與傳(6節):一個棄絕恩道的人與城,只不過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徒十三46),卻沒有辦法攔阻福音真道在別地、別人身上的傳揚。與其說使徒是軟弱的逃難者,不如說他們是勇敢的傳道者(7節)。使徒得時不得時都傳福音。你是否得時不得時都不傳福音?
二、宣道隊在路司得
1.聽道與信心(9節):信心的產心與道、講道者、聽道者三方面有關。神的道是活潑有功效的,講道者不該把神的道越講越死,講道者若在信心靠聖靈講道,常能使聽道者產生信心。當然聽道者若心存偏見或心中剛硬,神的道與信心沒有落腳之地,信心也無法產生。
2.定睛看與見他有信心(9節):信心是看不見的。這是一種屬靈的透視力。求主賜這種屬靈透視力在我們中間。
3.信心的講道與信心的吩咐(9〜10節):我們需要這種信心的能力與運用。信心的講道能使人得救,信心的吩咐能使人得痊癒。
4.丟斯與希耳來(12節):路司得人拜慣偶像,不認識獨一真神,只注意「靈不靈」,只要靈,不管是人、是神、是鬼都當作神來拜。求主除去這種迷信。
5.花圈與石頭(5,13節):使徒知道並提防撒但「石頭」的詭計,他們更知道撒但「花圈」的詭計。花圈使人腐化的詭計比石頭使人軟化的詭計更可怕。
6.「歷史」佈道法與「自然」佈道法(17節):保羅在安提阿是用「歷史」佈道法,在這面對無歷史背景的人,他用「自然」佈道法。
默想
回應
求主賜我屬靈的透視力,看見「信心」,也看見「花圈」。
靈修經文
- 但有些猶太人從安提阿和以哥念來,挑唆眾人,就用石頭打保羅,以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
- 門徒正圍著他,他就起來,走進城去。第二天,同巴拿巴往特庇去,
- 對那城裡的人傳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門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
- 堅固門徒的心,勸他們恆守所信的道;又說:我們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艱難。
- 二人在各教會中選立了長老,又禁食禱告,就把他們交託所信的主。
- 二人經過彼西底,來到旁非利亞。
- 在別加講了道,就下亞大利去,
- 從那裡坐船,往安提阿去。當初,他們被眾人所託、蒙神之恩,要辦現在所做之工,就是在這地方。
- 到了那裡,聚集了會眾,就述說神藉他們所行的一切事,並神怎樣為外邦人開了通道的門。
- 二人就在那裡同門徒住了多日。
進階閱讀
拖不出城的保羅
一、不怕死、打不死的保羅
1.敬酒、罰酒(13,19節):保羅拒絕仇敵笑臉攻勢的敬酒(獻花圈),其實是劇毒的酒,現在就強迫保羅喝罰酒(石頭打)。這是仇敵慣用的連環詭計。保羅甘願接受罰酒(石頭),卻絕對不肯接受敬酒(花圈)。你知道仇敵的詭計嗎?
2.多用、多打:沒有人被神這樣重用、多用,也沒有人被仇敵這樣重打、多打。保羅曾表白說:「我…受鞭打是過重的…,被猶太人鞭打五次…被棍打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林後十一23〜25)你願被神重用嗎?曾有人說,「文官不貪財,武官不怕死,國家必能強盛。」保羅真是神國度的文武好官,難怪神的國度不斷拓展。教會中有不少學士、碩士、博士,但神卻要更多勇士、志士、烈士。你願作那一種人?
二、拖出城卻拖不出去的保羅(19〜20節) 「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9)這些人把保羅打倒,「以為他是死了」,這是凶殺案,他們知道羅馬法官的厲害。他們想「棄屍」,他們把保羅的「屍體」拖出城外。不要說被打「死」的人,就是一個活人,從城被拖到城外,不死也差不多了。奇妙的是神復活的能力在他身上,他不只成為打不死、拖不死的人,更成為拖不出城的人。他起來又勇敢的進城去。這種膽量、能力從那來?保羅的回答必定是:「有寶貝在瓦器」。
三、傳福音、堅固門徒的保羅
1.傳福音(21節):這位心懷「地極」的使徒,沒有療傷,沒有休息,把福音繼續向特庇推進,並得到很多人信主。
2.堅固門徒:保羅不但「勇往直前」,他更「回頭堅固」門徒。很多傳福音的人,忽略回頭堅固的工作,導致很多屬靈嬰孩夭折,實在可惜!你注意栽培工作嗎?
3.勸勉門徒(22節):保羅一方面勸門徒「恆守所信」,另一方面坦誠預告門徒:「進入神的國,必須經歷許多苦難。」福音的目的,不是使生命容易,乃是使人偉大。
四、建立並交託教會的保羅
1.在各地建立教會(23節):「活石」不是目的,建立「靈宮」才是目的。福音不只要得一群「堅強的門徒」,更是要建立一個堅強的教會。也有一位教父說:「人如果沒有教會作他的母親,神就不能作他的父親。」這話有幾分真理吧!
2.選立長老(23節):「無教會主義的人」,再怎樣屬靈與追求,必然漸漸沒落。教會組織若合宜,對神國度大有幫助。為你教會的組織、聖職人員多禱告吧!
3.禁食禱告與交託(23節):我們盡本份做一切,其餘就交給神負責吧。你學會交託的功課嗎?
五、述職歸榮的保羅(26節) 保羅結束一年多第一次的旅行佈道。雖然危險重重、受傷纍纍,卻得到極多的果子,經歷神極豐富的恩典。他要回安提阿述職見證,歸榮耀給神。英王亨利五世在大敗法軍後,禁止人向他歌功頌德,命將一切榮耀歸給神。你的見證是榮耀神或榮耀己?
默想
回應
我要與保羅一同為這一年多旅行佈道獻上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