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弟兄們哪,你們要忍耐,直到主來。看哪,農夫忍耐等候地裡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
- 你們也當忍耐,堅固你們的心;因為主來的日子近了。
- 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看哪,審判的主站在門前了。
- 弟兄們,你們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當作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
- 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
進階閱讀
忍耐等候出產
接著雅各對困窘的人也作出教導。本段就在教導困窘的人以盼望、忍耐與禱告度過艱難。
一、農夫的忍耐
首先雅各以農夫存著盼望耕種作為例子「農夫忍耐等候地裏寶貴的出產,直到得了秋雨春雨」。農夫不可能只等候雨水,他必定先殷勤的工作,然後把自己無法操縱的部分仰賴上帝,然而這個過程是須要「忍耐等候」的。一旦等到「秋雨春雨」,就知道收割「地裏寶貴的出產」有望。因此農夫是帶著盼望在「忍耐等候」。而信徒的盼望是「主來的日子近了」。
二、先知的忍耐
在「忍耐等候」的過程中,最大的危險是自己也落入苦毒「弟兄們,你們不要彼此埋怨,免得受審判」。面對社會不公義與貧富不均,往往有人走上破壞或極端的方向,造成社會對立與制度瓦解。此處雅各用另一個例子,就是「那先前奉主名說話的眾先知」,在以色列歷史中,當一個時代失去上帝要求的價值時,上帝一定興起先知,指正那個時代,呼召百姓悔改,同時也指出悔改後上帝將如何賜福他們。今天的教會也在扮演這個角色,雅各要信徒以此為「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樣」,不是破壞,而是指出回轉之道。
三、約伯的忍耐
最後,雅各以「約伯」為例子,「你們聽見過約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給他的結局」,這仍是帶著盼望的忍耐「那先前忍耐的人,我們稱他們是有福的」。忍耐的過程可能漫長,卻成為生命的一種考驗。這也呼應了第一章說的「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 一2-4) 上帝是豐富的「明顯主是滿心憐憫,大有慈悲」,是樂於賜福的。在困窘中的信徒不要失志,也不要為了脫離困窘而出賣信仰。
默想
我是否在困窘中,仍能存心忍耐,不落入苦毒之中?我是否信任主的豐盛與公義,存著盼望,致力改善環境,讓我們所處的社會進入上帝的心意?
回應
親愛的主,你呼召你的教會,在這個世代,成為你的聲音,顯明你的心意,成為醫治這世代的良藥。幫助教會為這世代帶來盼望,指出回轉之道,在全地與個人的困窘中,忍耐、殷勤,直到看到秋雨春雨,等候你的賜福臨到。阿們!
閱讀經文
- 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不可指著天起誓,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
進階閱讀
為何不可起誓
雅各此處忽然說「我的弟兄們,最要緊的是不可起誓」,他的態度非常認真,尤其他說這是「最要緊的」。因此我們要了解一下起誓的本質。
一、不可指著天起誓
其實舊約中有許多關於「起誓」的經文,包括上帝自己也起誓將以色列人帶入應許之地「我起誓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那地,我要把你們領進去,將那地賜給你們為業。我是耶和華。」( 出六8) 舊約也教導「你要敬畏耶和華你的神,事奉他,專靠他,也要指著他的名起誓。」( 申十20) 但是到了新約,耶穌說「你們又聽見有吩咐古人的話,說:不可背誓,所起的誓總要向主謹守。只是我告訴你們,甚麼誓都不可起。」( 太五33-37) 就如這裡雅各所說「不可指著天起誓」,當時耶穌就說「不可指著天起誓,因為天是神的座位」。有學者認為當時人的起誓,已經很浮濫,他們往往為了加增話語的可信度而起誓,最後卻指稱因未指著上帝之名起誓,以致無須遵行。所以起誓反而增加話語的虛浮。
二、不可指著地起誓
雅各繼續說「也不可指著地起誓,無論何誓都不可起」,當年耶穌也說「不可指著地起誓,因為地是他的腳凳;也不可指著耶路撒冷起誓,因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著你的頭起誓,因為你不能使一根頭髮變黑變白了。」耶穌的意思是,你們指天指地,指耶路撒冷,就是不肯實話實說。雖然這些並不直接是上帝的名,但都屬上帝。
三、是就說是
最後雅各作出與耶穌相同的結論「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耶穌的說法則是「你們的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所有的加油添醋、圓說、強解、模糊,都使人更加遠離真實,使人格外不能信任。雅各書從頭至尾強調真實,包括真實的信心,真實的敬虔,真實的智慧,真實的言語。
默想
我的言語是否被主煉淨,不再摻雜不清?我是否願意追求真實的信心,真實的敬虔,真實的智慧,真實的言語?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信實的主,求主賜我你的屬性,讓我活出真理,讓我擁有值得信任的生命見證,得著人的信託,以及你的賦權。阿們!
閱讀經文
- 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
-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
- 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
- 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進階閱讀
彼此認罪互相代求
最後雅各讓我們看到真實信仰的群體生活,可以帶出何等的果效。
一、有受苦的就該禱告
首先,他讓我們看到人生有苦有甜「你們中間有受苦的呢,他就該禱告;有喜樂的呢,他就該歌頌。」但無論是苦是甜,是逆是順,都要活出信仰。與前面遭受人生試煉的人一樣,受苦的人要忍耐、盼望、等候,在禱告中前行。一旦進入順境,則要喜樂、謹守口舌、心存謙卑、善用資源,並且歌頌,將感恩歸於主。
二、有病的就該抹油
接著就是人生最大的困境,面對疾病中的基督徒,教會的信仰能釋放出來什麼樣的權柄呢?「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為他禱告。」首先我們看到「長老」,他們是教會的領袖,帶著上帝賜予教會的權柄。其次他談到「抹油」,舊約提到「在基列豈沒有乳香呢?在那裏豈沒有醫生呢?」基列在約旦河東,以乳香為藥聞名,因此古代原就有以油醫病的概念。同時油也象徵上帝之靈的臨在,因此此處「抹油」,應是長老們在禱告中釋放聖靈醫治的恩賜「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罪與病並沒有一定的關連,但耶穌醫治時,往往也先處理罪的問題,因此罪的確可能帶來疾病。
三、彼此認罪互相代求
然而釋放這樣的恩賜,有其先決條件,就是這必須是一個乾淨的教會「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彼此認罪,互相代求」就是要處理彼此關係中的不潔,這不是一個儀式,而是觸及關係的本質,是否蒙上帝喜悅。一個被潔淨的基督身體,才能經歷「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這也是信仰群體最大的見證,他們真實經驗了他們的主因鞭傷而釋放的醫治果效,證明他們真是祂的身體。
默想
我是否或順或逆,總是活出真實的信仰生活?我是否學習過真正和好的肢體生活,以至可以支取基督身體的醫治與能力?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教會的頭,教會是你的身體。當我們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時,就活出基督身體的真實。讓我們作為你的身體,可以支取你一切的豐富,你的同在、引導與醫治。幫助我們見證你的真實與十字架作成的全備救恩。阿們!
閱讀經文
- 以利亞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
- 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
進階閱讀
義人的禱告
為了解釋前面所言「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在此提出舊約的先知「以利亞」作為例子。
一、以利亞是與我們一樣性情的人
我們看到雅各在這裡稱「以利亞」的禱告,是「義人祈禱」,但另一方面,又說他「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雅各到底要說什麼?前面雅各論及稱義時,曾說「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嗎?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 二20-21) 也就是說具有行動的信心,是稱義的根據。因此他在此稱以利亞是義人時,同樣指他具有「有行動的信心」。而「與我們是一樣性情的人」則是指有一樣的須要與熱望,都只是平凡人。
二、他懇切禱告不下雨
以利亞在北國以色列完全陷入巴力崇拜之際,曾對亞哈王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耶和華以色列的神起誓,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 王上十七1) 之後他去到約旦河東的基立溪畔生活,與那個時代同樣經歷乾旱饑荒之苦,直到「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 王上十八1) 因此雅各在此說「他懇切禱告,求不要下雨,雨就三年零六個月不下在地上。」看起來文字是相反的,其實意思是一樣的,就是以利亞以信心的行動,來經歷上帝的作為。
三、他禱告就降下雨來
降雨與否是中東一帶的大事,沒有雨就沒有作物。崇拜巴力的人認為是巴力帶來雨水,以利亞之舉卻要百姓認清,真正掌管自然界的乃是創造萬有的上帝。因此當以利亞在迦密山勝過巴力的先知,火從天降燒盡祭物,讓百姓的心回轉後,最重要的就是雨從天降。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 王上十八42) 懇切禱告,終於「天就降下雨來,地也生出土產。」以利亞果然是具有行動信心的義人,這是雅各要勉勵教會的重點,這樣的禱告是大有功效的。
默想
我是否承認自己的平凡,卻願意以具行動力的信心,經歷主的不平凡作為?我是否學會懇切禱告,來尋求主的旨意成全在地上?
回應
親愛的主,你是垂聽禱告的主,幫助我知道自己的有限,以及你的無限。幫助我凡是察驗你的心意,並有信心,以行動經歷你的真實。幫助我進入懇切禱告的生命,成為你在地上可以使用的器皿。阿們!
閱讀經文
- 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
- 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並且遮蓋許多的罪。
進階閱讀
使罪人回轉
最後,雅各作出結論,針對前述的「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指出處理罪,是教會重要的責任,也是教會在上帝面前,禱告蒙垂聽的關鍵。
一、使失迷真道的回轉
雅各在前面論及,許多人只擁有虛假的敬虔,內心卻充滿私慾,活在爭鬥、論斷與驕傲之中。這樣的信徒往往得不到主的祝福,因而活在許多困境中,教會的責任不僅是幫助他們,為他們禱告,更重要的是,要引導他們過一個真實敬虔的生活,因此引導他們悔改,就很重要。「我的弟兄們,你們中間若有失迷真道的,有人使他回轉」,這裡的「失迷真道」,就是我們所說的虛假的敬虔,自欺欺人。「使他回轉」就是帶領他們看出自己的虛假,而作出真誠的悔改。這是不容易的,卻是蒙福的關鍵。
二、叫人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
當教會這樣作時,才是真正執行基督託付教會的使命「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不死」。很多時候,有困境的人,會只想要幫助,或者期望禱告,但是生命未曾經歷破碎與更新,就只是治標不治本。教會的使命是「救靈魂不死」,因此透過真理的教導,誠實的勸教,才是把一個靈魂帶回到上帝面前之途。
三、遮蓋許多的罪
在這裡我們又遇到疑問,「遮蓋許多的罪」是指把罪遮掩起來嗎?當然不是,雅各指的乃是,透過「彼此認罪,互相代求」,支取基督的寶血赦罪之工,讓人脫離罪的綑綁與刑罰。雅各不但是初代教會中的重要領袖,在使徒們紛紛外出宣教之後,他也成為耶路撒冷最重要的牧長,歷史中稱他為「義者雅各」,他的禱告使他的膝蓋如同駱駝皮一樣。雅各不但指出教會可能有的弊病,他也以實際的教導,指出脫離這些弊病的方向。他的教導,不但幫助了耶路撒冷的信徒,「散住」各處的信徒,也幫助了今日的教會。
默想
我是否願意幫助在信仰上失迷的人,回轉過來,活出真正的敬虔與信心?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公義的主,也是赦罪的主,你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在我們悔改時,你卻樂意赦罪。幫助我們對你的救恩有正確完整的認識,不但自己活出真敬虔,謙卑、順服、忍耐,以至得勝的信仰生活。也讓我們得以幫助眾人從驕傲、論斷、自誇的私慾中,徹底回轉,支取基督的赦罪之恩,活出真實的信仰。阿們!
閱讀經文
1:1 波斯王塞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就激動波斯王塞魯士的心,使他下詔通告全國說:
1:2 「波斯王塞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 神已將天下萬國賜給我,又囑咐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
1:3 在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華─以色列 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願 神與這人同在。
1:4 凡剩下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另外也要為耶路撒冷 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
1:5 於是,猶大和便雅憫的族長、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 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
1:6 他們四圍的人就拿銀器、金子、財物、牲畜、珍寶幫助他們(原文是堅固他們的手),另外還有甘心獻的禮物。
1:7 塞魯士王也將耶和華殿的器皿拿出來,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掠來、放在自己神之廟中的。
1:8 波斯王塞魯士派庫官米提利達將這器皿拿出來,按數交給猶大的首領設巴薩。
1:9 器皿的數目記在下面:金盤三十個,銀盤一千個,刀二十九把,
1:10 金碗三十個,銀碗之次的四百一十個,別樣的器皿一千件。
1:11 金銀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擄的人從巴比倫上耶路撒冷的時候,設巴薩將這一切都帶上來。
進階閱讀
主題:歸家
經文:以斯拉記一章1節
以斯拉記從最初的內容開始,就非常振奮人心!波斯王古列下召:被擄者可以歸回本國!這對於流亡異鄉者,是何等興奮的消息!
「歸回」對以色列人有著無比的意義,因為這不僅顯明神實現了祂的應許,更表明了祂的慈愛與信實。如同第1節寫道:「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口所說的話……」,神藉著耶利米預言,猶大要在被擄七十年後歸回;神也藉由以賽亞預言,古列要下召讓餘民歸回,並且重建聖殿;神也藉著阿摩司、彌迦等先知,預言被擄的刑罰與歸回的應許。
親愛的弟兄姐妹,神是說話算話的!我們是否在生活中經歷這樣的事呢?
以色列因著悖逆、離棄神,以致亡國、被擄;但是,神卻激動古列王的心,使他下召百姓歸回,為的是要重新建造聖殿。而這正是神在一千年前,把以色列人帶出埃及的目的──到應許之地敬拜祂,成為祭司的國度!一千年前,百姓前往迦南,要爭戰得應許之地;這次,他們則是回到應許之地!
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時,居住在充滿偶像的地方。他們沒有行動的自由,也沒有敬拜的自由,甚至不能大聲地說自己是猶太人,因為他們是被擄的,是寄人籬下的亡國奴,是異族的俎上肉。如今,他們終於可以回家,可以自由敬拜神,可以大聲地說自己是猶太人,更可以重新享受被神保護、眷顧的恩典!而歸回,是歸回應許之地,也是敬拜的歸回,更是歸回到神的安息之中!
親愛的弟兄姐妹,神對於祂所說的話,是絕對不打折扣的!祂對我們施行管教、責罰,都是為了使我們重新回到祂的保護與眷顧當中,好能使我們重新被保抱、懷搋。神極有恩典與慈愛,祂不以刑罰人為目的,也不樂於看人受苦!因為神要使祂所愛的兒女,得到祂最好的預備,並且行走在最美的道路上!
回應
親愛的主,求祢幫助我,天天從祢領受新鮮的恩典,並且時刻歸回在祢的裡面。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耶利米書十五章19節
19 耶和華如此說:「你若歸回,我就將你再帶來,使你站在我面前;你若將寶貴的和下賤的分別出來,你就可以當作我的口。他們必歸向你,你卻不可歸向他們。」
主題:被神激動
經文:以斯拉記一章2~11節
以色列的歸回,是關乎救恩的歷史事件。一章1節寫道:「耶和華為要……,就激動波斯王古列的心」,這句經文原文的意思是「使他的心裡產生一個意念」、「讓他定意」。在歷史上,古列對所有的民族與他們所信仰的宗教,都採取寬容與尊重的態度,而這樣的心態足以顯明這是由神所激動的,為要成就祂所應許的預言。
神不僅透過古列下一道歸回的詔令,也藉著他呼籲不返鄉的以色列人,共同參與回歸的使命──重建聖殿!我們從第4節的內容看到,那些不歸回的以色列人,不僅要資助回鄉的人需用,更要提供財物參與建殿的事工。
古列下的命令,在以色列人中間產生極大的迴響!如同第5節寫道,「……就是一切被神激動他心的人,都起來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華的殿」。這些以色列人的心也被神「激動」,如同古列被神「激動」一般,他們歡喜、樂意、積極地要歸回,並且重建聖殿。
更特別的是,那些與以色列人一同居住的外邦人,雖然敬拜偶像,卻在此刻願意共襄盛舉!美好的事持續發生!「古列王也將耶和華殿的器皿拿出來,……」(7節)。歸家與重建聖殿成了全民運動,這真是神的手親自做成的!
親愛的弟兄姐妹,神若動工,美好的事就會不斷地上演!然而,我們是參與其中的演員與工作人員,不是坐在電影院裡觀賞的觀眾!神要我們與祂一起同工,一起得榮耀,所以祂會感動、激勵我們的心,去進行某項事工或事奉。在神的劇場中,我們都是其中的一份子!我們要和神一起經歷祂所賜下的驚喜,並且和祂一同歡喜快樂!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祢揀選我與祢同工。當祢激動我的心,我就順服跟隨,好叫眾人看見祢的榮耀因著我的順服而彰顯。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以弗所書三章20節
20 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閱讀經文
2:1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從前擄到巴比倫之猶大省的人,現在他們的子孫從被擄到之地回耶路撒冷和猶大,各歸本城。
2:2 他們是同著所羅巴伯、耶書亞、尼希米、西萊雅、利來雅、末底改、必珊、米斯拔、比革瓦伊、利宏、巴拿回來的。
2:3 以色列人民的數目記在下面:巴錄的子孫二千一百七十二名;
2:4 示法提雅的子孫三百七十二名;
2:5 亞拉的子孫七百七十五名;
2:6 巴哈‧摩押的後裔,就是耶書亞和約押的子孫二千八百一十二名;
2:7 以攔的子孫一千二百五十四名;
2:8 薩土的子孫九百四十五名;
2:9 薩改的子孫七百六十名;
2:10 巴尼的子孫六百四十二名;
2:11 比拜的子孫六百二十三名;
2:12 押甲的子孫一千二百二十二名;
2:13 亞多尼干的子孫六百六十六名;
2:14 比革瓦伊的子孫二千零五十六名;
2:15 亞丁的子孫四百五十四名;
2:16 亞特的後裔,就是希西家的子孫九十八名;
2:17 比賽的子孫三百二十三名;
2:18 約拉的子孫一百一十二名;
2:19 哈順的子孫二百二十三名;
2:20 吉罷珥人九十五名;
2:21 伯利恆人一百二十三名;
2:22 尼陀法人五十六名;
2:23 亞拿突人一百二十八名;
2:24 亞斯瑪弗人四十二名;
2:25 基列‧耶琳人、基非拉人、比錄人共七百四十三名;
2:26 拉瑪人、迦巴人共六百二十一名;
2:27 默瑪人一百二十二名;
2:28 伯特利人、艾人共二百二十三名;
2:29 尼波人五十二名;
2:30 末必人一百五十六名;
2:31 別的以攔子孫一千二百五十四名;
2:32 哈琳的子孫三百二十名;
2:33 羅德人、哈第人、阿挪人共七百二十五名;
2:34 耶利哥人三百四十五名;
2:35 西拿人三千六百三十名。
2:36 祭司:耶書亞家耶大雅的子孫九百七十三名;
2:37 音麥的子孫一千零五十二名;
2:38 巴施戶珥的子孫一千二百四十七名;
2:39 哈琳的子孫一千零一十七名。
2:40 利未人:何達威雅的後裔,就是耶書亞和甲篾的子孫七十四名。
2:41 歌唱的:亞薩的子孫一百二十八名。
2:42 守門的:沙龍的子孫、亞特的子孫、達們的子孫、亞谷的子孫、哈底大的子孫、朔拜的子孫,共一百三十九名。
2:43 尼提寧(就是殿役):西哈的子孫、哈蘇巴的子孫、答巴俄的子孫、
2:44 基綠的子孫、西亞的子孫、巴頓的子孫、
2:45 利巴拿的子孫、哈迦巴的子孫、亞谷的子孫、
2:46 哈甲的子孫、薩買的子孫、哈難的子孫、
2:47 吉德的子孫、迦哈的子孫、利亞雅的子孫、
2:48 利汛的子孫、尼哥大的子孫、迦散的子孫、
2:49 烏撒的子孫、巴西亞的子孫、比賽的子孫、
2:50 押拿的子孫、米烏寧的子孫、尼普心的子孫、
2:51 巴卜的子孫、哈古巴的子孫、哈忽的子孫、
2:52 巴洗律的子孫、米希大的子孫、哈沙的子孫、
2:53 巴柯的子孫、西西拉的子孫、答瑪的子孫、
2:54 尼細亞的子孫、哈提法的子孫。
2:55 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就是瑣太的子孫、瑣斐列的子孫、比路大的子孫、
2:56 雅拉的子孫、達昆的子孫、吉德的子孫、
2:57 示法提雅的子孫、哈替的子孫、玻黑列‧哈斯巴音的子孫、亞米的子孫。
2:58 尼提寧和所羅門僕人的後裔共三百九十二名。
2:59 從特‧米拉、特‧哈薩、基綠、押但、音麥上來的,不能指明他們的宗族譜系是以色列人不是;
2:60 他們是第來雅的子孫、多比雅的子孫、尼哥大的子孫,共六百五十二名。
2:61 祭司中,哈巴雅的子孫、哈哥斯的子孫、巴西萊的子孫;因為他們的先祖娶了基列人巴西萊的女兒為妻,所以起名叫巴西萊。
2:62 這三家的人在族譜之中尋查自己的譜系,卻尋不著,因此算為不潔,不准供祭司的職任。
2:63 省長對他們說:「不可吃至聖的物,直到有用烏陵和土明決疑的祭司興起來。」
2:64 會眾共有四萬二千三百六十名。
2:65 此外,還有他們的僕婢七千三百三十七名,又有歌唱的男女二百名。
2:66 他們有馬七百三十六匹,騾子二百四十五匹,
2:67 駱駝四百三十五隻,驢六千七百二十匹。
2:68 有些族長到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殿的地方,便為 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要重新建造。
2:69 他們量力捐入工程庫的金子六萬一千達利克,銀子五千彌拿,並祭司的禮服一百件。
2:70 於是祭司、利未人、民中的一些人、歌唱的、守門的、尼提寧,並以色列眾人,各住在自己的城裡。
進階閱讀
主題:神果然
經文:以斯拉記二章1~70節
我們能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看見幾樣特別的事。首先,第1節使用了兩次「擄到」,這個詞在原文中有另一個意思,就是「顯現、指示、顯露」。因此,神的百姓被擄,正是彰顯出神奇妙的作為、信實與恩典。祂所立的約永不廢棄!
為什麼呢?就讓我們一起來數算,神如何成就祂的作為!首先,神藉著耶利米的口發出預言:猶太人必因罪而被擄,並於七十年後歸回,重享安息與平安(參耶二十九10~11),後來,這樣的事情果然成就了!
再來,我們從第3至63節所提到的這一份家譜當中,發現這一群歸回的餘民,是以神為中心,並且為著敬拜、事奉神而存在的。這群人井然有序地承接聖約,他們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後裔,而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果然真是他們的神!他們是蒙神揀選、領受祝福的人,而神也再度使他們成為祂聖潔國度的百姓。
另外,我們能從第64至67節看到,這些人原是流亡、一無所有的,卻帶著牲畜、僕婢,甚至還有專職的歌手回來!他們先前有多困頓,如今就有多豐富!正如詩篇所說──「耶和華為他們行了大事」(詩一二六2)!
但是,他們沒有忘卻歸回的目的,就是要重建聖殿、敬拜神。如同第68至69節記載的內容,他們「……到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殿的地方,便為神的殿甘心獻上禮物,要重新建造。」(68節)他們因著領受神的恩典,而為神大發熱心,這樣的態度也使神的心感到十分滿足!神果然將他們的石心變為肉心,使他們成為祭司的國度。神的應許果真是永不落空的!祂為屬祂的百姓成就大事!
親愛的弟兄姐妹,如今神也要在我們的人生中成就美事,並向我們大施慈愛!即便有的時候,表面上看來並不順遂,也很辛苦;但是,當我們將這一切交在神的手中,就能從祂領受化妝的祝福!
回應
主啊,我感謝祢讓我經歷祢的信實。求祢的聖靈隨時提醒我,叫我知道應當如何報答祢的厚恩,並且隨時歡呼讚美祢!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詩篇一二六篇3節
3 耶和華果然為我們行了大事,我們就歡喜。
閱讀經文
3:1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
3:2 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他的弟兄眾祭司,並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與他的弟兄,都起來建築以色列 神的壇,要照神人摩西律法書上所寫的,在壇上獻燔祭。
3:3 他們在原有的根基上築壇,因懼怕鄰國的民,又在其上向耶和華早晚獻燔祭,
3:4 又照律法書上所寫的守住棚節,按數照例獻每日所當獻的燔祭;
3:5 其後獻常獻的燔祭,並在月朔與耶和華的一切聖節獻祭,又向耶和華獻各人的甘心祭。
3:6 從七月初一日起,他們就向耶和華獻燔祭。但耶和華殿的根基尚未立定。
3:7 他們又將銀子給石匠、木匠,把糧食、酒、油給西頓人、泰爾人,使他們將香柏樹從黎巴嫩運到海裡,浮海運到約帕,是照波斯王塞魯士所允准的。
3:8 百姓到了耶路撒冷 神殿的地方。第二年二月,撒拉鐵的兒子所羅巴伯,約薩達的兒子耶書亞和其餘的弟兄,就是祭司、利未人,並一切被擄歸回耶路撒冷的人,都興工建造;又派利未人,從二十歲以外的,督理建造耶和華殿的工作。
3:9 於是猶大(在二章四十節作何達威雅)的後裔,就是耶書亞和他的子孫與弟兄,甲篾和他的子孫,利未人希拿達的子孫與弟兄,都一同起來,督理那在 神殿做工的人。
3:10 匠人立耶和華殿根基的時候,祭司皆穿禮服吹號,亞薩的子孫利未人敲鈸,照以色列王大衛所定的例,都站著讚美耶和華。
3:11 他們彼此唱和,讚美稱謝耶和華說:他本為善,他向以色列人永發慈愛。他們讚美耶和華的時候,眾民大聲呼喊,因耶和華殿的根基已經立定。
3:12 然而有許多祭司、利未人、族長,就是見過舊殿的老年人,現在親眼看見立這殿的根基,便大聲哭號,也有許多人大聲歡呼,
3:13 甚至百姓不能分辨歡呼的聲音和哭號的聲音;因為眾人大聲呼喊,聲音聽到遠處。
進階閱讀
主題:敬拜的重建
經文:以斯拉記三章1~13節
「到了七月,以色列人住在各城;那時他們如同一人,聚集在耶路撒冷。」(1節)這句經文告訴我們,以色列人同心合意、眾志成城,預備要重建聖殿。大祭司耶書亞與大衛的後裔──所羅巴伯一起築壇,並按著律法獻上燔祭,先在神面前恢復敬拜。而我們也能從經文看見,他們築壇是因為「懼怕鄰國的民」(3節),所以求告神,期盼從祂得著幫助。
親愛的弟兄姐妹,當我們感到害怕的時候,所選擇的又是什麼呢?神永遠是我們第一、唯一的選擇!求告神,是絕對不會錯的選擇!
第3至5節的經文,裡面有幾個詞非常有意思──「又在……,又照……,並在……,又向……」。我們從這幾個詞看見,以色列人實實在在地按著律法獻祭,並且守節期。然而,這不是說他們拘泥形式,或是重視繁文縟節,而是他們願意全心遵守神的話,並且透過敬拜的禮儀來展現。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與神交通時,要用祂所要的方式來親近祂。我們要按著神的心意,而不是按著人的想法與私意,來與神互動,因為神才是我們敬拜的主體!我們敬拜神,是為了要討神喜悅,而不是討自己或是別人的喜悅!
當以色列人重新立好聖殿的根基,他們就在神的面前歡慶、讚美!可是,那些見過金碧輝煌的第一聖殿的人,卻忍不住悲從中來,以致大聲哭號!這是因為他們發現,新的聖殿的規模與豪華程度,實在不如以往的舊殿。
然而,神卻說:「這殿後來的榮耀必大過先前的榮耀」(該二9)。對於敬拜場地的看法,神與人的看法實在有極大的出入!神清楚地告訴我們,聖殿的榮耀不在於外表,乃是要有祂的同在。聖殿的根基,不能只是石頭與香柏樹,而是要有神的應許與同在!
我們敬拜神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神是唯一的敬拜中心,而且我們的敬拜是為了討神喜悅。建築物的大小、豪華或簡陋,都不是影響神是否與人同在的原因。因為神所看重的是──我們所敬拜的是不是祂?我們是不是單單為著討祂喜悅?
回應
親愛的主,幫助我在敬拜時定睛仰望祢,並以心靈誠實來歸向祢!讓我的敬拜不照著自己的私意,而是能夠專一榮耀祢!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歷代志上十六章25節
25 因耶和華為大,當受極大的讚美;祂在萬神之上,當受敬畏。
閱讀經文
4:1 猶大和便雅憫的敵人聽說被擄歸回的人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建造殿宇,
4:2 就去見所羅巴伯和以色列的族長,對他們說:「請容我們與你們一同建造;因為我們尋求你們的 神,與你們一樣。自從亞述王以撒哈頓帶我們上這地以來,我們常祭祀 神。」
4:3 但所羅巴伯、耶書亞,和其餘以色列的族長對他們說:「我們建造 神的殿與你們無干,我們自己為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協力建造,是照波斯王塞魯士所吩咐的。」
4:4 那地的民,就在猶大人建造的時候,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
4:5 從波斯王塞魯士年間,直到波斯王大流士登基的時候,賄買謀士,要敗壞他們的謀算。
進階閱讀
主題:笑裡藏刀
經文:以斯拉記四章1~5節
我們能從今天的經文看見,建殿的聖工並非一帆風順。以色列人的敵人對他們表態,願意一同建殿,因為他們自認也是尋求神的(2節),也似乎想要與以色列人建立良好的關係。然而,所羅巴伯、耶書亞與長老們對此卻絲毫不領情,斷然拒絕,並且言明建殿不干他們的事(3節)。
這些人自稱是被亞述滅國之後,從各地帶到以色列地、撒瑪利亞的外邦人。亞述王以撒哈頓把他們遷徙到撒瑪利亞,是為了要在血統、風俗與信仰上混雜,並能同化當地人。從他們的說詞看來,當他們說「我們尋求你們的神」,也就表明他們認為耶和華神不過是一個民族的神,一個有地域限制的神,因為是「你們的神」。如此一來,我們就不難明白為何所羅巴伯與耶書亞,要拒絕他們的提議;因為若要一起建殿,就要站在同一個信仰的基礎上,是「我們自己為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協力建造」(3節)。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是否有能力分辨異端與真理呢?我們對於真理的認識,是模模糊糊的,還是扎扎實實的呢?如今,因為我們活在一個價值觀混淆的世代,就必須在真理上堅固地扎根,好能不向撒但和世界妥協!
當這些敵人眼見自己的計謀無法得逞,便明槍暗箭、千方百計地阻撓以色列人重建聖殿。他們讓以色列人心生恐懼,「使他們的手發軟,擾亂他們」(4節),又使用政治力賄買貪官污吏,使得建殿工程幾乎就此停滯,更使以色列人對重建聖殿這件事,開始產生疲乏與無力感。
「擾亂」的原文,就是多次、多方,而且持續不斷地騷擾!我們在堅持真理的時候,必須有心理準備:一定會遇到困難,會不被周圍的人諒解,甚至會遭遇困難!然而,神絕對不會對這樣的事坐視不管!即使我們為著主的緣故而落在難處中,神卻要保護每一個堅持真理、恆心遵守祂話語的人,直到他們安然度過一切難關!
回應
主啊,當我面臨不同的思想與價值觀的時候,求祢幫助我能有智慧分辨,並能為著真道,竭力堅守到底!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提摩太前書六章11~12節
11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
12 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閱讀經文
4:6 在亞哈隨魯才登基的時候,上本控告猶大和耶路撒冷的居民。
4:7 亞達薛西年間,比施蘭、米特利達、他別,和他們的同黨上本奏告波斯王亞達薛西。本章是用亞蘭文字,亞蘭方言。
4:8 省長利宏、書記伸帥要控告耶路撒冷人,也上本奏告亞達薛西王。
4:9 省長利宏、書記伸帥,和同黨的底拿人、亞法薩提迦人、他毘拉人、亞法撒人、亞基衛人、巴比倫人、書珊迦人、底亥人、以攔人,
4:10 和尊大的亞斯那巴所遷移、安置在撒馬利亞城,並大河西一帶地方的人等,
4:11 上奏亞達薛西王說:「河西的臣民云云:
4:12 王該知道,從王那裡上到我們這裡的猶大人,已經到耶路撒冷重建這反叛惡劣的城,築立根基,建造城牆。
4:13 如今王該知道,他們若建造這城,城牆完畢就不再與王進貢,交課,納稅,終久王必受虧損。
4:14 我們既食御鹽,不忍見王吃虧,因此奏告於王。
4:15 請王考察先王的實錄,必在其上查知這城是反叛的城,與列王和各省有害;自古以來,其中常有悖逆的事,因此這城曾被拆毀。
4:16 我們謹奏王知,這城若再建造,城牆完畢,河西之地王就無分了。」
4:17 那時王諭覆省長利宏、書記伸帥,和他們的同黨,就是住撒馬利亞並河西一帶地方的人,說:「願你們平安云云。
4:18 你們所上的本,已經明讀在我面前。
4:19 我已命人考查,得知此城古來果然背叛列王,其中常有反叛悖逆的事。
4:20 從前耶路撒冷也有大君王統管河西全地,人就給他們進貢,交課,納稅。
4:21 現在你們要出告示命這些人停工,使這城不得建造,等我降旨。
4:22 你們當謹慎,不可遲延,為何容害加重,使王受虧損呢?」
4:23 亞達薛西王的上諭讀在利宏和書記伸帥,並他們的同黨面前,他們就急忙往耶路撒冷去見猶大人,用勢力強迫他們停工。
進階閱讀
主題:風雨飄搖
經文:以斯拉記四章6~23節
撒瑪利亞人利用各種機會持續攻擊猶大人,強烈攔阻他們建殿。他們當中有省長利宏、書記伸帥、原有的撒瑪利亞人,以及在撒瑪利亞各民族的首領們(9~10節),可見得反對的勢力與影響範圍十分龐大!
敵人對付猶大的手段,除了孤立、攻訐,甚至還動用政治力。他們一起聯合上告,詆毀、汙衊猶太人,說他們是抵抗波斯王朝,況且重建聖殿、修築城牆是何等的危險,意指猶大人有聚眾叛變之虞(12節),甚至還說猶大人在完工之後,就不會再聽命於波斯,他們將不再納稅、進貢,甚至會使得波斯失去統治領地。
亞達薛西王一聽見撒瑪利亞人的上告,就命令猶大人停工,又要撒瑪利亞人繼續留心他們的行動。撒瑪利亞人一接到王的覆函,便迫不急待地「用勢力」強迫猶大人停工(23節)。「用勢力」的意思,是使用暴力與軍事力量,強迫他們停工。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我們走在事奉神的道路上,也會像重建聖殿的猶太人一樣,遇到敵對的勢力和重重關卡!有時候甚至看似全盤皆輸,如同走在曠野或是經過死蔭的幽谷!但是,神從來不會不眷顧祂的工作,因為祂所命定要成就的事,就必成就!
雖然重建的工程似乎宣告失敗,但是神的恩典依然充滿在其中──亞達薛西王僅下令停工,而非拆毀城牆,又以回覆奏摺下令停工,代替頒發諭旨,並要撒瑪利亞人等候他的諭旨。這正如黑暗中的一絲微光,表明神依然掌權!
親愛的弟兄姐妹,儘管事奉神的道路滿有難處,神卻要透過各樣的方式,向我們表明祂的權能與恩典!讓我們一同學習專心仰望神,直到看見祂真實的同在!
回應
主啊,我感謝祢!我雖然處在患難中,卻能得見祢的光。求祢使我不畏懼環境,而能單單仰
望祢!奉主的名求,阿們!
禱讀
詩篇二十七篇5節
5 因為我遭遇患難,祂必暗暗的保守我;在祂亭子裡,把我藏在祂帳幕的隱密處,將我高舉在磐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