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5-01-11 

主題 :   彼此相顧的見證 

讀經 :  哥林多後書8:1~15  

閱讀經文

  1. 弟兄們,我把神賜給馬其頓眾教會的恩告訴你們,
  2. 就是他們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
  3. 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
  4. 再三的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
  5. 並且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
  6. 因此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
  7. 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
  8. 我說這話,不是吩咐你們,乃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
  9. 你們知道我們主耶穌基督的恩典:他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
  10. 我在這事上把我的意見告訴你們,是於你們有益;因為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
  11. 如今就當辦成這事。既有願做的心,也當照你們所有的去辦成。
  12. 因為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
  13. 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
  14. 乃要均平,就是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15. 如經上所記: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

進階閱讀

基督為我們成為貧窮

 

接下來八章到九章,保羅論到另一件事,就是他為耶路撒冷的饑荒,請求外邦教會的奉獻一事。在林前十六章,他已提醒教會要預作準備,現在他更深入的解釋這件事的意義。

一、馬其頓教會的甘心捐助
首先,保羅以「馬其頓眾教會」作為榜樣,包括腓立比、帖撒羅尼迦與庇里亞的教會。這些教會「在患難中受大試煉的時候,仍有滿足的快樂,在極窮之間還格外顯出他們樂捐的厚恩」。保羅誇獎他們「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地捐助」,他們甚至「再三地求我們,准他們在這供給聖徒的恩情上有分」。這是一些知恩、感恩、報恩的教會。「他們所做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他們的獻上是因為他們真認識主,也委身於主,同時委身於保羅的使命。

二、你們當在慈惠的事上顯出滿足
藉此,保羅激勵他們「你們既然在信心、口才、知識、熱心,和待我們的愛心上,都格外顯出滿足來」,哥林多教會是一個資源人力都豐裕的教會,「就當在這慈惠的事上也格外顯出滿足來」。保羅說他是「藉著別人的熱心試驗你們愛心的實在」,也就是藉馬其頓教會來激勵哥林多教會。
似乎在提多前去的時候,已經再次向他們提說此事「我勸提多,既然在你們中間開辦這慈惠的事,就當辦成了」,他也提醒教會「你們下手辦這事,而且起此心意,已經有一年了」,因此「如今就當辦成這事」。

三、基督的貧窮你們的富足
最後,保羅解明奉獻的真義:
第一,「主耶穌基督…本來富足,卻為你們成了貧窮,叫你們因他的貧窮,可以成為富足。」基督放下天上的榮耀卑微降生,使我們由貧窮中回到富足中。
第二,「人若有願做的心,必蒙悅納,乃是照他所有的,並不是照他所無的。」上帝不會強人所難,祂在乎的是奉獻的心態,而非額度。
第三,「我原不是要別人輕省,你們受累,乃要均平。」保羅讓他們看見基督身體裡面的互通有無,「要你們的富餘,現在可以補他們的不足,使他們的富餘,將來也可以補你們的不足,這就均平了。」
財富本就是上帝所賜,保羅以舊約嗎哪的收取作說明「多收的也沒有餘;少收的也沒有缺」,這正是分配正義的核心概念,也是信心的一種實踐。

默想

 

我是否能認清自己一切的富足,都來自主的恩典,以至存感恩的心,有計劃的與人分享?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從天上的榮耀,降生在卑微的馬槽,一生無枕頭之所。你帶我們回到父的面前,重享蒙賜福的地位。幫助我將財務交在你的手中,請你指教我如何使用,如何奉獻,如何分享,得蒙悅納。阿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