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4-11-11 

主題 :   傳揚基督的福音 

讀經 :  羅馬書10:1~18  

閱讀經文

  1. 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
  2. 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
  3. 因為不知道神的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
  4. 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5. 摩西寫著說: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著。
  6. 惟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你不要心裡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
  7. 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裡上來。
  8. 他到底怎麼說呢?他說: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
  9.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10.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11. 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12. 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眾人同有一位主;他也厚待一切求告他的人。
  13.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14.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
  15. 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16. 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啊,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17. 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
  18.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嗎?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

進階閱讀

上帝對以色列的拯救

 

      上帝對以色列的揀選非因他們比較好,是出於上帝的主權。上帝對以色列的棄絕非因上帝不夠憐憫,是出於他們的不信,錯失上帝的應許。那麼,上帝對以色列的拯救,與對外邦人的拯救有所不同嗎?沒有不同,都是因信稱義。

一、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
      保羅再次說明他雖為外邦的使徒,卻對以色列人抱著極深的情感與負擔「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得救」正因這樣的情感,他深深洞悉以色列人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他們的「熱心」由上帝本身轉向了「律法」,以致他們靠自己追求「律法的義」失去了「神的義」。
      在此保羅說「律法的總結就是基督」,「總結」的意思就是目標,也就是說律法的目的是指向基督。「總結」的意思也可以說是終點,表明基督成全了律法。

二、這道離你不遠
      對摩西而言「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著」( 利十八5),這是「出於律法的義」,但保羅已經驗證人是守不全律法的。
      另一方面保羅認為摩西也有「出於信心的義」,他引用摩西的另一處經文作為摩西出於信心的宣告「你不要心裡說:誰要升到天上去呢?」摩西原意是律法已經頒下,並不須要上天下海去取( 參申三十11-13),保羅截取摩西的說法,把原本「誰過海取了來」( 申三十13) 改為「誰要下到陰間去呢?」,作為摩西對基督道成肉身並死裡復活的預言「誰要升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要領基督從死裡上來」。並且強調「這道離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 參申三十14)「這道」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凡信他的都得著義」。

三、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
      接續福音「在你口裡,在你心裡」,保羅進一步說「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簡化此句就是「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個「信主的道」對於「猶太人和希利尼人並沒有分別」,因為「經上說:凡信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
      唯一的分別,就是外邦人尚缺有人告知他們福音「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所以保羅作了外邦人的使徒,走遍各地宣報福音「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 賽五二7)

默想

 

我是否對主有真知識,不再追求自己的義,卻選擇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基督,以至得著上帝的義?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賜下福音,幫助我能夠受差、傳道,使人聽聞福音,得以相信並得救。阿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