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3-05- 1 

主題 :   安息日的主 

讀經 :  馬太福音12:1~8  

閱讀經文 

  1. 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
  2. 法利賽人看見,就對耶穌說:看哪,你的門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
  3. 耶穌對他們說:經上記著大衛和跟從他的人飢餓之時所做的事,你們沒有念過嗎?
  4. 他怎麼進了神的殿,吃了陳設餅,這餅不是他和跟從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獨祭司才可以吃。
  5. 再者,律法上所記的,當安息日,祭司在殿裡犯了安息日還是沒有罪,你們沒有念過嗎?
  6. 但我告訴你們,在這裡有一人比殿更大。
  7.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
  8. 因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進階閱讀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十二章,滿載了耶穌與會堂勢力的衝突,特別前21節,是二個針對安息日的衝突,充分將法利賽人「把難擔的擔子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 (太廿三4)使律法成為令人勞苦的重擔的情況描述了出來。


第一個衝突點是門徒在安息日掐了麥穗來吃的問題。在舊約中人吃鄰舍的禾田,用手摘麥穗而吃是可以的,只要不用鐮刀來割即可(見申廿三24),然而此處,法利賽人卻以安息日不可割麥為由,來指責門徒干犯了安息日。


耶穌的反證是——
1.大衛吃陳設餅,也是干犯律法(陳設餅僅祭司可食,並當日也是安息日),卻救了性命,因此救了性命比守律法重要。因為律法的本意是救人愛人,而非為難人。

2.祭司在聖殿中安息日照常為百姓獻祭,並不為罪。是因為他們是在殿裏。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一語,耶穌已第二度提及,第一次是在法利賽批評他與罪人同席之事時,此處耶穌再次指出法利賽人僅顧死守儀文,卻枉顧生命「將無罪當作有罪」的態度。


 安息日原本是為記念造我們的主,這是猶太人的第四誡,它的精意在於重新思想並更新與神的關係。殿是為了尋求他,安息日是為了記念他,他大過殿,他是安息日的主。但如今當這位造天地的主來到,法利賽人卻因他們律法的遺傳(非律法本身,而是多如牛毛對律法的解釋),指責這位造天地萬物的主,干犯了安息日,豈不是可笑的事嗎?
 

默想

 

親愛的主,幫助我能看重與你與人的關係,勝於死守儀文,幫助我每一次敬拜你的時候,尋求遇見你,而不是徒具形式。

回應

 

1.思想自己對教會的儀節的理解,究竟只在表面層次,或深入精意?
2.每此主日,我是守主日,或是記念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