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2020-11-17 

主題 :   彼此恩慈相待 

讀經 :  歷代志下一〇1~19  

閱讀經文

  1. 羅波安往示劍去,因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劍,要立他作王。
  2. 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先前躲避所羅門王,逃往埃及,住在那裡;他聽見這事,就從埃及回來。
  3. 以色列人打發人去請他,他就和以色列眾人來見羅波安,對他說:
  4. 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
  5. 羅波安對他們說:第三日再來見我吧!民就去了。
  6. 羅波安之父所羅門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羅波安王和他們商議,說:你們給我出個什麼主意,我好回覆這民。
  7. 老年人對他說:王若恩待這民,使他們喜悅,用好話回覆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
  8. 王卻不用老年人給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與他一同長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議,
  9. 說:這民對我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求你使我們輕鬆些;你們給我出個什麼主意,我好回覆他們。
  10. 那同他長大的少年人說:這民對王說: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求你使我們輕鬆些;王要對他們如此說:我的小拇指比我父親的腰還粗;
  11. 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2. 耶羅波安和眾百姓遵著羅波安王所說你們第三日再來見我的那話,第三日他們果然來了。
  13. 羅波安王用嚴厲的話回覆他們,不用老年人所出的主意,
  14. 照著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對他們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我父親用鞭子責打你們,我要用蠍子鞭責打你們。
  15. 王不肯依從百姓;這事乃出於神,為要應驗耶和華藉示羅人亞希雅對尼八兒子耶羅波安所說的話。
  16. 以色列眾民見王不依從他們,就對王說:我們與大衛有什麼分兒呢?與耶西的兒子並沒有關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衛家啊,自己顧自己吧!於是,以色列眾人都回自己家裡去了。
  17. 惟獨住在猶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羅波安仍作他們的王。
  18. 羅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哈多蘭往以色列人那裡去,以色列人就用石頭打死他。羅波安王急忙上車,逃回耶路撒冷去了。
  19. 這樣,以色列人背叛大衛家,直到今日。

進階閱讀

王國的分裂

歷代志與列王記最大的不同,就是列王記記載了以色列君王的錯誤。根據列王記,我們知道所羅門年老,因著外邦女子的影響,將這些女子的外邦神明引入以色列,因此上帝大大不悅,並且興起了他的仇敵,包括外邦的以東、亞蘭,以及國內的反叛者耶羅波安(王上十一章)。此處則僅記錄「所羅門在耶路撒冷作以色列眾人的王共四十年。所羅門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羅波安接續他作王。」

一、羅波安與耶羅波安

「羅波安」是所羅門之子,他「往示劍去,因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劍,要立他作王。」示劍在以色列中部,是北方支派與南方支派置中之處。原本他可以得到眾支派共同的支持,但他卻因著不智慧的決定痛失江山。

「耶羅波安」是以法蓮支派的首領,他原本替所羅門監管建造米羅的工程。但是先知亞希雅向他發預言,說他將得著以色列的十個支派,因此所羅門想要殺他,他就逃往埃及去(王上十一章)。直到所羅門死了,他被其他領袖請回來,作為與「羅波安」談判的領袖。當北方支派背叛羅波安之後,他就成為北國的第一任君王,應驗了先知亞希雅的話,得了十個支派。

二、以色列背叛大衛家

以色列眾支派與羅波安談判的主旨是「你父親使我們負重軛做苦工,現在求你使我們做的苦工負的重軛輕鬆些,我們就事奉你。」羅波安問他的臣僕有何意見,老臣們都主張「王若恩待這民,使他們喜悅,用好話回覆他們,他們就永遠作王的僕人。」少年臣僕卻主張「王要對他們如此說:…我父親使你們負重軛,我必使你們負更重的軛。」羅波安不智的接受了後者的說法,於是眾支派說「我們與大衛有甚麼分兒呢?…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衛家啊,自己顧自己吧!於是,以色列眾人都回自己家裏去了。」大衛與所羅門經營出來的向心力完全瓦解,南北支派徹底分裂。

此時,羅波安興兵與耶羅波安爭戰「好將國奪回再歸自己」,然而先知示瑪雅傳上帝的話語「你們不可上去與你們的弟兄爭戰,各歸各家去吧!因為這事出於我。」最後,北方的十個支派歸了耶羅波安,自此稱為北國以色列;南方僅得猶大與便雅憫兩個支派,自此稱為南國猶大。

三、祭司利未人來歸羅波安

然而「以色列全地的祭司和利未人都從四方來歸羅波安」。這是因為耶羅波安作了北國君王之後,也出了問題,他在但與伯特利築了壇,帶領百姓拜金牛犢,聲稱這就是耶和華,這是他害怕百姓回耶路撒冷敬拜守節,就有歸向南國。同時他立凡民為祭司,也改了七月的節期為八月,大大得罪耶和華(王上十二章)。從此北國陷入拜金牛犢的罪,這罪甚至被稱為「耶羅波安的罪」,從第一任君王直到北國被擄滅亡前,都不曾脫離此罪。

因此「利未人撇下他們的郊野和產業,來到猶大與耶路撒冷,是因耶羅波安和他的兒子拒絕他們,不許他們供祭司職分事奉耶和華。」原本分散在不同的城池與郊野的利未人,寧可撇下產業,也要離開北國,投奔南國耶路撒冷,好讓他們能夠繼續事奉耶和華。自此,猶大支派與利未支派成為南國的主要組成成員,直到被擄到巴比倫,甚至歸回,都以這兩個支派為主。

除此之外「以色列各支派中,凡立定心意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都隨從利未人,來到耶路撒冷。」凡是信仰純正的人都歸了南國,因此在信仰上,南國優於北國。雖然也有壞的君王,但由於聖殿在此,祭司利未人的忠心,他們得以保存信仰,最後雖仍因拜偶像被擄,但比北國多延續了一百多年。
 

默想

我是否能在各種情況中持守我的信仰到底?我是否能為持守信仰放棄利益?我是否能忠心服事,好讓下一個世代認識主,不致偏離?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守約施慈愛的主,因為「耶和華…是信實的神;向愛他、守他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求主祝福我們也是守約的百姓,以致可以享受世世代代的祝福。阿們!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