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看哪,耶和華使地空虛,變為荒涼;又翻轉大地,將居民分散。
- 那時百姓怎樣,祭司也怎樣;僕人怎樣,主人也怎樣;婢女怎樣,主母也怎樣;買物的怎樣,賣物的也怎樣;放債的怎樣,借債的也怎樣;取利的怎樣,出利的也怎樣。
- 地必全然空虛,盡都荒涼;因為這話是耶和華說的。
- 地上悲哀衰殘,世界敗落衰殘;地上居高位的人也敗落了。
- 地被其上的居民污穢;因為他們犯了律法,廢了律例,背了永約。
- 所以,地被咒詛吞滅;住在其上的顯為有罪。地上的居民被火焚燒,剩下的人稀少。
- 新酒悲哀,葡萄樹衰殘;心中歡樂的俱都歎息。
- 擊鼓之樂止息;宴樂人的聲音完畢,彈琴之樂也止息了。
- 人必不得飲酒唱歌;喝濃酒的,必以為苦。
- 荒涼的城拆毀了;各家關門閉戶,使人都不得進去。
- 在街上因酒有悲歎的聲音;一切喜樂變為昏暗;地上的歡樂歸於無有。
- 城中只有荒涼;城門拆毀淨盡。
- 在地上的萬民中,必像打過的橄欖樹,又像已摘的葡萄所剩無幾。
- 這些人要高聲歡呼;他們為耶和華的威嚴,從海那裡揚起聲來。
- 因此,你們要在東方榮耀耶和華;在眾海島榮耀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
- 我們聽見從地極有人歌唱,說:榮耀歸於義人。我卻說:我消滅了!我消滅了,我有禍了!詭詐的行詭詐;詭詐的大行詭詐。
- 地上的居民哪,恐懼、陷坑、網羅都臨近你。
- 躲避恐懼聲音的必墜入陷坑;從陷坑上來的必被網羅纏住;因為天上的窗戶都開了,地的根基也震動了。
- 地全然破壞,盡都崩裂,大大地震動了。
- 地要東倒西歪,好像醉酒的人;又搖來搖去,好像吊床。罪過在其上沉重,必然塌陷,不能復起。
- 到那日,耶和華在高處必懲罰高處的眾軍,在地上必懲罰地上的列王。
- 他們必被聚集,像囚犯被聚在牢獄中,並要囚在監牢裡,多日之後便被討罪【或譯:眷顧】。
- 那時,月亮要蒙羞,日頭要慚愧;因為萬軍之耶和華必在錫安山,在耶路撒冷作王;在敬畏他的長老面前,必有榮耀。
進階閱讀
普世的審判
文學形式:賽廿四至廿七章被稱為「以賽亞書的啟示錄」,表達濃厚的末世色彩,預示神對普世的審判及對選民的救贖,可視為十三至廿三章有關列國受審判的總結。啟示文學的特徵,是透過自然界災變及社會動盪,來反映普世性的末日,有強烈二元論的色彩,包括今世(地上)與來世(天上)、黑暗與光明、列國受審判與選民得榮耀、悲觀與樂觀等兩極的對比。今世是邪惡的,義人要受苦,神將以超自然的大能介入歷史,今世必須受審判,然後神的國才來到,現存世界的秩序將告終,嶄新的國度將開始。其實整本聖經都在顯示,當神以大能介入人類歷史時,(即「當那日」的涵義,賽廿四21,廿五5,廿六1,廿七1,2,13)祂的國度已經開始了,對信靠神的百姓而言,今世與來世是重疊的,今世有苦難,神的救贖與保守也是真實可經歷的。
一、世界受責罰(1-13節)
「地」字在本章出現十次以上,顯示審判的對象是普世人類,因此第5節「律法」不單指摩西律法,也包括刻在人良心的律法(見羅二15),「永約」指神與全人類所立的挪亞之約,禁止殺人流血(創九1-17)。人的罪污染了大地,包括屬靈的、道德的及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二、餘民歡呼讚美神(14-15節上)
各地蒙救贖的餘民稱頌主,與11、18節悲歎聲、恐懼聲形成強烈對比,末日是世界受審判的日子,也是神的百姓得榮耀的日子。
三、大地被震動翻轉(15節下-20節)。
四、耶和華作王(21-23節)。
「高處的眾軍」平行於「地上的列王」(21節),末日神不僅審判列國,也必懲罰列國背後屬於靈界的邪惡勢力。神的王權不僅是世界性,也是宇宙性的。
默想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提醒我們末日普世性的大審判,也鬆軟許多災區的人心,願災區的悲歎聲在那日能轉為歡呼讚美聲。
回應
求主懲罰台灣高處的眾軍,願祂的王權在本島被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