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視圖

星期六, 4月 12, 2025
星期六, 4月 12, 2025
12
讀經 :  提摩太前書五17~25   
日期 :   2025-04-12  
 

閱讀經文

  1. 那善於管理教會的長老,當以為配受加倍的敬奉;那勞苦傳道教導人的,更當如此。
  2. 因為經上說:牛在場上踹穀的時候,不可籠住他的嘴;又說: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
  3. 控告長老的呈子,非有兩三個見證就不要收。
  4. 犯罪的人,當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叫其餘的人也可以懼怕。
  5. 我在神和基督耶穌並蒙揀選的天使面前囑咐你:要遵守這些話,不可存成見,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6. 給人行按手的禮,不可急促;不要在別人的罪上有分,要保守自己清潔。
  7. 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
  8. 有些人的罪是明顯的,如同先到審判案前;有些人的罪是隨後跟了去的。
  9. 這樣,善行也有明顯的,那不明顯的也不能隱藏。

進階閱讀

 

長老的敬奉與懲戒

註釋:
第17節,「管理」:照管、照顧、治理。
「敬奉」:恭敬、尊貴、重價。
第18節,「牛在場上踹穀」:指視牛在踹穀時,吃穀為合理的(申廿五4),保羅引用作為使徒得供應的權柄(林前九9)。
「工人得工價是應當的」:耶穌在馬太福音十章10節亦引此勉勵門徒出外行路不必多帶纏累(參利十九13;申廿四14~15)。
第19節,「兩三個見證」:舊約須憑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才成立(申十九15)。



在這裏,很明顯的,長老是對教會負有責任的人。究竟長老和監督是否相同呢?雖然在字義上監督具有主管、總督之類的意思,而長老即指年高望重的人,但由保羅使用這兩個字的方式來看,原本是指同一種人的,也就是照管教會的領袖。


在本段經文中看出長老主要有二個職分:
1.治理教會;
2.傳遞教導。


無論哪個職分,都配得雙倍的尊重與敬奉。這裏的敬奉顯然包括地位上的尊重,及物質上的供給。所引用的兩段經文不但都出現在舊約,亦曾在新約用來形容工人得工價的當然。然而長老不但受加倍的敬奉,同時也因公開的地位,要受到更嚴謹的審查。為了避免有人出於私意控告長老,若非兩個以上的見證人,教會不收正式控告長老的呈子。但是一旦發現長老果然入罪,就須公開責備,因為他的職責是公開的。當然這是指犯了極重大、影響他職分的罪。值得注意的是,這責備不是由個人,而是由教會。


耶穌說:「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約十二26)雅各也說:「作師傅……要受更重的判斷。」(雅三1)身為教會領袖,可不慎乎?

默想

1.我足夠尊重我的傳道人嗎?我足夠關心傳道人的需要嗎?
2.傳道人有錯時,我是出於私意論斷指責,或尋求合宜解決之道?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親自呼召一批人全職服事教會;他們也是軟弱的人,若不是你的恩典托住,他們憑著自己也不能做什麼。你既然託付了他們,求主教導我敬重他們,為他們禱告,也關心他們的需要,因為你藉他們服事了我,請主也藉著我服事他們。

成見與偏見

註釋:
第21節,「蒙揀選的」:相當於聖的,沒有失落於本位的天使(參猶6)。



接下來的經文,繼續處理領袖犯罪的問題。保羅告訴提摩太這些處理的原則是重要的,是合於真理的,是在神面前可以被交代的。


而提摩太必須成為這些原則的守衛者。這樣的守衛,不只是看守了這些原則,其實就成了對教會的一種看守。


保羅提醒當領袖犯罪之後,若要再接納回教會,不是一件倉促可成的事,必須查驗他是否徹底離棄罪;如果查驗不清,接納的人便在被接納之人的罪上有分了。然而這種查驗卻是非常費功夫的,必須「沒有成見」——預設的判斷,「沒有偏見」——自己的喜愛與偏好。這是多麼的難呢?我們這些墮落的人總是偏左或偏右,良知或太緊或太鬆,因此聖經許多地方提醒我們要「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4),「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腓一9)要能操練真正分別是非,分辨好歹,在心意上完全對準主,是一件很難、卻必須去追求的事。為什麼呢?因為這和治理神的家有密切的關係。


你曾經被委以重任卻徇私的班長欺侮嗎?你曾經因老師不肯明察秋毫而被冤枉嗎?你曾經被同事坑了,老板卻因人情而不處理嗎?如果你曾經歷過這些,你就會覺得治理神的家,是多麼需要「沒有成見,沒有偏見」了。


神多麼願意祂的公平與公義在祂的家中彰顯呢?唯有操練對準神的人,神即能委以重任。

默想

1.我對人易存成見嗎?我的好惡是否過於強烈而影響聖工?
2.我是否願意操練自己易於放下好惡,讓神的心意能自由流通?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其實你在每件事上,都有你的關注、你的心意,但我常常對不準。因為我肉體的好惡太強,以致於有時攔阻了你的心意。我願意學習對準你心意的功課,請教導我!

善惡都不能隱藏

註釋:
第23節,「用點酒」:並非鼓勵醉酒,是指濃度不高對腸胃有益的飲酒。
第24節,「明顯」:顯於前的。



保羅在這裏勸提摩太用點酒,我們當然不會認為保羅同意醉酒,他很清楚的說過「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弗五18)。在這裏保羅忽然提醒提摩太有關健康的事,似乎顯得突兀,其實最大的可能,就是提摩太正是因為處理教會懲戒之事而勞心傷神。保羅不但提供處理的原則,也勸提摩太要保守自己的身體。


如果有些事情,實在不是提摩太可以處理的,保羅也要他不要過於憂心,因為凡事在神的面前都是赤露敞開,不能隱藏的。


有些人或有些事,人似乎是處理不了他們了,但是不要發愁,因為神還在,祂的寶座還設立於天地之間。有些罪似乎即時定了審判,但那些隱而不顯的罪,在主面前仍是明顯的。


同樣的,也許有些人的善行特別被記念,有些卻被忽略,但對主而言,仍是無法隱藏的。因此求主幫助我們在每件事上,「……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做甚麼,都要從心裏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西三22~23)「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侯就要收成。」(加六9)

默想

1.我是否因為一些不公平卻不能處理的事無法忘懷,卻無法相信這一切在主都是顯明的?
2.當我長久行善卻無果效或反應時,我是否灰心喪膽?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一直坐著為王,沒有一件事逃過你的眼睛,世間所有的不公與不義,你都知道。求你以平安保守我的心,不因那道路通達惡謀成就的人忿恨不平。也讓我明白行善是我的本分,並非我額外的工作;當沒有回報時,讓我默默地注視著你的永恆,知道你正含笑地看著我說:「孩子,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