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人若想要得監督的職分,就是羨慕善工。這話是可信的。
- 作監督的,必須無可指責,只作一個婦人的丈夫,有節制,自守,端正,樂意接待遠人,善於教導;
- 不因酒滋事,不打人,只要溫和,不爭競,不貪財;
- 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兒女凡事端莊順服。
- 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神的教會呢?
- 初入教的不可作監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裡。
- 監督也必須在教外有好名聲,恐怕被人毀謗,落在魔鬼的網羅裡。
進階閱讀
羨慕善工
註釋:
第1節,「想要得」:渴望、追求、尋求。
「監督」:督管、照顧。
第2節,「節制」:可以控制脾氣與情緒的。
「樂於接待遠人」:對異鄉遠遊之人的友愛,特指當年因受逼迫而無家之人,或旅遊的教師與傳道者。
「善於教導」:有能力教導,包括有教導的智慧、有教導的熱切,以及有教導的品格。
保羅在提摩太前書第二章提及一般信徒的生活品質之後,接下來要談及的是一個教會領袖的生活品質。「監督」本意「監工」,指一個人必須負責某一工程的完成,並確保它的品質。因此教會領袖的責任就是建造教會,且要確保它合乎神的要求,這真是不容易。
保羅肯定一個人想要成為教會領袖的心願,他不認為這是野心,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神在你們心裏運行,為要成就他的美意。」(腓二13)
然而成為教會領袖並非單靠意願,實在必須結出生命與生活的果子。保羅在此提求的幾件事項,我們可以整理為幾個方向:
一、性情方面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情,但總結就是肯於節制自己的性情,不但認識自己,且願意為主的緣故節制它,以免防礙聖工。「作一個婦人的丈夫」(2節),亦是節制的表現。
二、關係方面
接待在患難中的肢體或辛苦的傳道者,正可以把此人與別人的關係顯露出來,「樂於接待」原意是「友愛」。
三、職分方面
教會領袖的職分既在建立教會,就不能不善於教導,也就是說有能力、有熱誠、也有相當的品格做教導。
默想
1.我羨慕善工嗎?為什麼?為什麼不?
2.我願意操練自己成為有品質的基督徒,以承擔服事嗎?
回應
親愛的主,我相信在你的國中,無論大小,我都有一分應盡的責任,求主光照,讓我看見自己在性情上、關係上和職分上,有什麼未成熟的地方,幫助我能成長,以回應你所量給我的職分。
教會領袖的品格
註釋:
第4節,「凡事端莊順服」:原意較近小字「端端莊莊地使兒女順服」;父母自己必然有端正的行為,兒女才能學會順服。
第6節,「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罰裏」:撒但最原始的罪即驕傲,牠受到刑罰是因為看自己高過所當看的。
保羅曾提到領袖在性情方面,最重要的一個特質是「有節制」(提前三2)。這樣的節制可以表現在各種情況中,第3~4節即加以說明。
一個有節制的人首先是不被不正常的生活方式所控制,保羅在此以醉酒為例,當人被酒精(或電視、抽煙、宴樂……)控制時,就無法活出一個節制的生活。
其次是不為自己的脾氣所控制,他有能力溫和,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再次是不被自己的私慾所控制,以致掉入無止境的競爭之中,能控制自己的時間、精力為神所用。
最後他也不被今生的財勢所控制,免得如同以掃一般,輕看長子的名分(出賣了與神的關係)。
教會領袖不僅對自己有節制,對他所經管的也有節制。一個人所經管的基本單位就是家庭,家庭是操練我們託管之責的第一課,一個人若在此顯出節制與次序,神必託管他更大的事。
因此當一個人接受主之後,若性情未加操練以顯出生命的節制,他實在不能被託管去肩負教會的責任。他自己的軟弱、私慾還在轄制他,如何能以基督的心來照管教會呢?若他以為能,不過是自高自欺罷了,而這正是魔鬼的墮落與特質。太快使一個人負起教會的責任(只因他世上的才能),不過是使他失去操練諸事節制的機會罷了。求主助我們都不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
默想
1.我的生命與生活有節制嗎?
2.在我的服事中,是否有自滿的心態,超過自己所當看的?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使我的生命在你的管制之下,可以活出有節制的生活。求主保守我的心,使我不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求你使我以你的謙卑束腰,照著你所量的來盡心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