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視圖

星期日, 4月 27, 2025
星期日, 4月 27, 2025
27
主題 :   得勝有餘
讀經 :  提摩太後書四9~13   
日期 :   2025-04-27  
 

閱讀經文

  1. 你要趕緊的到我這裡來。
  2. 因為底馬貪愛現今的世界,就離棄我往帖撒羅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撻馬太去,
  3. 獨有路加在我這裡。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或作:服事我】的事上於我有益處。
  4. 我已經打發推基古往以弗所去。
  5. 我在特羅亞留於加布的那件外衣,你來的時候可以帶來,那些書也要帶來,更要緊的是那些皮卷。

進階閱讀

底馬‧提多‧路加‧馬可

在提摩太後書一章3~4節,我們看到保羅是何等地想念提摩太,切切想要見他。此時的保羅是住在一間監獄之中,面對的是冷冷的獄牆,以及即將臨到的審判。雖然他深切地明白在這一切之後,就是榮耀地與主同在;但在人性上,他仍然與在客西馬尼園的耶穌一樣,問門徒:「你們不能同我警醒片時嗎?」(太廿六40)


在這個時候,幾個多年來追隨他的年輕傳道者,就成了他最後的安慰。然而在這中間,有捨他而去,也有陪伴在他身邊的。

一、底馬
底馬曾三次出現在保羅的書信中,除了本處,在歌羅西書四章14節,他與「親愛的醫生路加」並列名,向歌羅西教會請安。腓利門書24節,他被稱為保羅的同工。然而在此處,他忍受不了傳道生涯的艱苦與孤單,保羅清楚地提到他的離開,是因為「貪愛現今的世界」(10節)。

二、提多
提多是保羅一個差派出去,在革哩底新建教會盡牧養之職的愛徒,他離去,不是因為丟棄保羅,而是為了服事。

三、路加
路加一直是保羅親密的夥伴,他是一個外邦人,也許他和提多是兄弟。他們一直是保羅旅行佈道團的一員,他曾陪著保羅返回耶路撒冷,直到保羅被猶太人捉拿控告,他一直陪伴在側;甚至在該撒利亞的長期審訊時期,路加亦未曾離開(參徒廿一~廿七章)。他是醫生,也是精密的歷史文學家,他重新寫作耶穌的生平,為要用外邦人的角度來解釋這位救主是普世的救主(《路加福音》);他也詳細記載了教會早期的發展歷史(《使徒行傳》),見證耶穌如何在離世後,仍然藉著衪的教會「做衪所做的事,並且做得更大」(參約十四12)。

四、馬可
馬可,曾在第一次佈道因著吃不了苦頭,跑回耶路撒冷,而在第二次旅程開始時,被保羅所拒。如今他成了「在傳道的事上於我益處」的(11節)。在這些人身上,你可以看見自己的影子嗎?

默想

 

回應

親愛的主,我是誰?我在你眼光中是誰?請提醒我,使我在世的時候,不但以你為我的安慰,也能成為你的安慰。

外衣‧書‧皮卷

保羅除了要提摩太趕快來之外,他也要他帶著三件東西來,就是外衣、書和皮卷。


外衣是由粗羊毛織成,中間有個洞的套頭毛毯,可作外套,亦可作毯子。保羅當時在監獄中,非常須要這件外套。一位作者有趣地提到服事生涯中「外衣」的重要性,他說:「在你服事的時候,你還需要一件外衣,這外衣是叫你可以穿起來的,不需要的時候可以脫下的。當你事奉的時候,除了書和同工之外,你發現有一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服事得更好、更有效、更喜樂,這就是這裏外衣所代表的。它是有也可以,沒有也可以的。例如保羅,他有書,路加也在這裏,提摩太也趕緊來了,若獨缺少一件外衣,他仍舊又冷又苦……但你要記得一件事,那亦僅是一件外衣,可以穿上,也可以脫下。」


書是用蒲草紙製成的,第一世紀的書除了蒲草以外,較好的材料就是皮卷了。因此書(蒲草紙)和皮卷都是指書。是什麼書呢?沒有人知道,有人認為是一般書籍,有人認為是舊約聖經(當時新約聖經尚未出世);有人認為也許就是保羅自己的各卷書信,他打算做最後的整理。


總而言之,這位即將面對審判與死亡的保羅,一方面渴念他同工的到來與相陪,一方面仍然滿有信心地渡過每一天,他須要保暖,他也要讀書。

默想

1.無論境遇如何,我每天安然渡過嗎?
2.在服事中,是否有些知識、技巧或同工是可以有,也可以沒有的,不會牽絆我不能服事?

回應

親愛的主,是你自己把那極大的平安留給保羅,以致他能安然面對人生的終局,卻仍然奮力不挫,求主賜我安然面對人生每一項挑戰的勇氣與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