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文
-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 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
- 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 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
- 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 但你這屬神的人要逃避這些事,追求公義、敬虔、信心、愛心、忍耐、溫柔。
- 你要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你為此被召,也在許多見證人面前,已經作了那美好的見證。
- 我在叫萬物生活的神面前,並在向本丟彼拉多作過那美好見證的基督耶穌面前囑咐你:
- 要守這命令,毫不玷污,無可指責,直到我們的主耶穌基督顯現。
進階閱讀
敬虔加知足二大利
註釋:
第9節,「無知有害的私慾」:非常愚蠢而且對自己有害的慾望。
本段是特別針對那以敬虔作為得利門路,傳虛假教訓之教師的。在這裏有一個強烈的對比:
一、貪財
接下來一連串的字眼就是試探、網羅、私慾、敗壞、滅亡、離了真道、被愁苦刺透——這是一心靠自己得財利之人的經驗,因為慾望是一個無底洞,人在其間愈吃愈餓,愈喝愈渴。一般的貪財尚且會帶來如此多的痛苦,若靠敬虔而得利,將是何等可悲的事呢?
二、知足
知足就是以現有的為足,中國人也說「知足常樂」,因著沒有慾望,因此總覺得很滿足。敬虔而知足,保羅在這裏提出第三個觀點,就是把知足的原因更堆高一步。我們知足,是因為明白我們在世上不過是短暫的,我們「來」了,照著天父的慈愛,祂必供應兒女的日用飲食。有一天我們還要「去」,去到哪裏呢?「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約十四2~3);「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所以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並不以為恥,因為他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來十一16)
如果基督徒的知足,不是建立在「天父必供應預備一切今世永世之須」的信念之上,當世人追名逐利之時,我們恐怕也很難持守,或只是阿Q式的自滿自足。
懇求聖靈在你心中做成一個工作,讓你在靈裏會遇主的榮耀與豐滿,以致可以敬虔而知足,你就可以真正活在喜樂之中了。
默想
1.我真的知足嗎?或只是表面上的不爭不求,或是不敢爭名逐利?
2.我明白基督徒的知足,是建立在「神是一切豐盛源頭」這件事上嗎?
回應
親愛的主,謝謝你,你是萬福之源,生命的源頭,我重生的憑藉,使我與父和好的中保,更是神一切豐盛的所在,你顧念我,供應我,連得財貨的力量都是你給的,求你得著我的心,再來認定你,以致我不會被引動失去確據,隨波逐流。
為此被召
註釋:
第11節,「屬神的人」:神的人。
「追求」:熱切尋求。
第12節,「打……仗」:如同在運動場上為奪得錦標而奮力。
「持定」:緊抓、擁有。
「見證」:認信、信仰之表白。
保羅這段信息,仍是勉勵提摩太在傳講純正福音之事上的責任。當那些假教師在追求財富的時候,提摩太要追求什麼呢?
保羅說他要來囑咐、警戒提摩太,並且是在神的面前警戒他。這是什麼意思呢?
1.因為萬物的存活乃在於神,因此提摩太要知道自己乃是活在神的面前的。
2.因為耶穌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死裏復活(這就是對彼拉多所做的見證),因此提摩太要知道他所傳的是真的。
所以,當別人追求今世短暫利益時,提摩太要追求的是屬神的生命,那樣的追求如同人在競技場上比賽一樣的盡心竭力,如此才能抓住永生。
當別人在傳異教時,提摩太則要守著神的命令,成為神話語的看守者,而且是沒有絲毫折扣的守住。因為你為此被召,你也已經做過了認信。
多麼令人震驚的原因呀!因為你為此被召,你也以認信做了回應,因此你就成了屬神的人,就對持守真理負上了無可推諉的責任。
保羅反反覆覆地提醒提摩太,不外是因為當別人都走方便之門時,那些持守真道的人看來顯得太過於愚蠢,當提摩太處在多人動搖的環境中,實在須要保羅再來提醒他——「你為此被召」、「你是屬神的人」、「你要持定永生」。
默想
1.當四周的人都隨波逐流,我的信仰顯得很愚昧時,保羅提供什麼答案給我們?
2.你能意識到你是為天國的完成而被召的嗎?
回應
親愛的主,雖然我不像提摩太是蒙召的傳道人,但我知我的重生即是你對我的呼召,召我來跟隨你,參與天國的完成。求主助我能夠用上全生命的力量持定永生,成為這個時代的見證人。